“十三五”时期我国消费增长预测 (3)

“十三五”时期我国消费增长预测 (3)

二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1%,占国民收入67%

根据最终消费的预测,在情景一的情况下,最终消费年均增长9.5%,“十三五”末期消费率降低为48.5%,不可取。在情景二的情况下,最终消费年均增长10.9%,“十三五”末期消费率提高为53.1%,符合提高消费率的宏观调控目标。要实现情景二的方案,“十三五”时期最终消费需要年均增长10.9%,比情景一提高1.4个百分点,2020年最终消费支出将达到602768亿元,比情景一增加51290亿元。假设政府消费保持情景一的格局不变,这部分消费支出全部依靠增加居民消费来实现,充分体现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调控意图。那么居民收入应以怎样的增速,才能保证这部分新增消费的实现?通过建立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回归方程,可以粗略预测“十三五”时期居民可支配收入应达到的水平和比重。

回归结果表明,居民收入增速与消费支出增速存在强相关关系,居民收入的回归系数为0.95,即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支出增长0.95个百分点。由于情景二下,2020年最终消费支出增速比情景一加快1.4个百分点,按照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弹性关系,可计算出情景二下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应比情景一加快1.4个百分点。根据计算,在资金流量表中1992至2011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为13.7%,如果“十三五”时期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提高1.4个百分点,那么年均名义增长将达到15.1%。以此计算,2020年居民可支配收入额可以达到764798亿元。根据情景二预测,2020年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为1136004亿元,由于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差距甚小,我们可以近似地把“十三五”末期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等同国民收入,以此计算,“十三五”末期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将达到67.3%,比“十二五”时期提高7个百分点,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将更趋合理,劳动者可以最大限度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十三五”时期扩大消费的政策建议

“十三五”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时期,要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必须转变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一、扩大消费需求,经济增长速度不宜太快

过去多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高增长年份恰恰是消费增长缓慢和消费率降低的时期。“十三五”时期我们应进一步实现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向社会发展为中心的战略转变,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将经济增速严格控制在7.2%以内,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确保收入分配向居民倾斜的顺利过渡,促进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从而使扩大消费和提高消费率成为可实现的目标。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服务消费的供给保障

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将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6个百分点,力争“十三五”时期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开创服务业和服务消费发展的新局面。一是通过税收优惠和产业扶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第三产业作为社会就业主渠道的作用。1995至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平均为0.37,超过总就业弹性0.26个百分点,发展第三产业将直接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居民收入。二是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科技研发、物流配送、文化创意和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解决服务消费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激活中高收入群体消费潜力。三是建立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财政资金支持体系,逐步实现服务质量和收费标准规范化,提高其在居民家庭生活中的融入程度。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