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怎样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3)

北京:怎样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3)

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无产阶级革命在俄国取胜而在西方却相继失败的情况下,一些西方国家出现的一股在理论上同列宁主义相对立而又自称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它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批评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的内外政策。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与基本理论

由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以现代西方唯心主义流派的精神去解释、发挥、补充、“结合”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思潮,因此,彻底弄清楚它的性质,就必须分析它的哲学基础,厘清它同现代西方唯心主义哲学流派的联系。在这方面,我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两种思想倾向中,各选一种作为重点来分析其哲学基础:在人本主义思潮倾向中,选择萨特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我在《存在主义哲学》等著作中,分析了它的哲学基础;在科学主义思想倾向中,则选择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我在《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等著作中分析了它的哲学基础。

这里以萨特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为例进行分析。萨特之所以要用存在主义去补充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它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我们时代的不可超越的哲学”,另一方面,又把苏联的所作所为混同于马克思主义,从而认为马克思主义排斥人、把人吞没在概念里,“如果不把人本身作为它的基础而重新纳入自身之中,那么,它将变质为一种非人的人学”,解决的办法就是把“在凡是有人所在的地方到处去寻找人”的存在主义,补充到马克思主义中去,搞“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但由于存在主义的主观的、个人主义的方向,同马克思主义的客观的、社会的方向,是相互冲突而不可调和的,所以,所谓用存在主义去补充马克思主义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只是用存在主义去攻击和取代马克思主义。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