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社会转型期的艺术道德建设

关注社会转型期的艺术道德建设

价值观是文艺作品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特别强调文艺对价值观塑造与引导的重要性:“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从改革开放开始,我国进入了革故鼎新的社会转型时期。在经济体制发生变革的同时,社会道德观念和文化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中国的道德文化经历着一个转型和建构过程。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我国社会道德状况的主流态势是发展进步的,但多维交错的道德文化和价值观所形成的道德取向的多元化,也会带来审美主体之间、不同文化形态之间、新旧文化传统之间价值观念的矛盾与冲突。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剧烈嬗变,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道德滑坡”,现实生活中的失德失信现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普遍焦虑。社会转型期激烈变迁的道德文化和价值观必然影响到艺术领域,艺术道德也出现了一些消极的价值取向,造成了艺术价值观的冲突和碰撞。近些年出现的艺术商品化、非理性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泛娱乐化、艺术媚俗化、极端功利化、审丑化等不良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艺术道德的失范与紊乱,使艺术道德建设遭受严重损伤,不仅影响了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突出作用,也阻碍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健康发展。

关注社会转型期的艺术道德建设,应当科学总结新时期艺术道德建设的经验,深刻反思艺术道德失范的深层次原因,提出进一步加强、完善艺术道德建设的有力措施,形成一个扬清激浊、扬善抑恶的道德舆论场。我认为,当前应重视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重新审视艺术与道德的关系,批判不良价值取向。

新时期以来,艺术理论界在纠正了艺术被视为道德附庸的“工具论”后,又出现了一种贬低伦理道德,推崇艺术非政治、非道德、反道德的倾向,造成了艺术理论批评和价值取向的倾斜。审美主义思潮坚守审美至上的理想,主张艺术要脱离政治和道德领域,回到纯审美的“艺术本体”上来,这种忽视甚至拒斥艺术的社会历史因素和人文精神,对艺术与道德关系的理论偏颇,是造成艺术批评领域道德价值严重缺位的一个重要原因。文化虚无主义思潮厌恶表现社会的审美理想和道德价值,而津津乐道于挖掘生活中的丑恶与荒谬,脱离历史去胡编乱造,对“非英雄化”“非理想化”“非崇高化”“非道德化”的虚无主义创作倾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体现为一种是非混淆的艺术价值观。非理性主义思潮具有十分明显的反道德、反伦理倾向,在艺术领域催生了一股以挑战道德底线、消解道德、宣泄本能、亵渎崇高、解构历史为表现形式的创作思潮,是一种颠覆和消解社会主义艺术道德建设的消极力量。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泛娱乐化倾向,使艺术成为单纯供大众娱乐和消遣,甚至寻求感官刺激的一种消费品,助长了颓废萎靡之风的滋生和蔓延,已成为社会主义艺术道德建设的腐蚀剂。

近年来,艺术非政治、非道德、反道德倾向所产生的艺术的社会责任和精神价值严重缺失现象,已引起我国艺术理论界的高度关注。许多学者重新审视艺术与道德的关系,呼唤道德回归艺术,认为艺术不能弱化或消解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诉求的人文关怀,应当把道德价值的评价作为艺术和审美最基本的原则,加强艺术的人文精神和批判能力。其实,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艺术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古罗马贺拉斯主张的“寓教于乐”,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汉儒倡导的“风教”说、“美刺”说,一直到20世纪新人文主义的道德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社会批评理论,艺术批评家们大多把道德价值的判断作为艺术批评的重要标准。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艺术的道德维度,重视艺术道德在艺术生产、艺术批评、艺术传播和艺术消费中的影响和作用,更好地发挥文艺作品在传递真善美,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