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树立文化自信 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2)

重庆:树立文化自信 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2)

摘要:树立文化自信,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就要着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通过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带来的翻天覆地的新变化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力求实现国际话语的中国表达。

三是要清楚“向谁讲”。我们传播和表达的对象是世界各国人民,要善于用世界各国人民听得懂、能够理解并乐于接受的方式,全面、及时、准确、客观地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文化;要根据世界各国人民文化传统和文化消费的不同特点,开发不同风格的对外文化产品,减少文化产品贸易中的“文化折扣”现象;要积极发挥海外华文媒体的作用,通过海外华文媒体正确解读和传播中国文化,增强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准确理解。通过对传播对象的了解,增强讲好中国故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树立文化自信,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就要着力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通过提高设置议题和制定标准的能力,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力求实现国际话语的中国倡导、全球响应。

一是发出中国声音要提高议题设置的能力。议题设置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要善于通过提高议题设置能力实现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议题设置要有大格局,站在世界发展的高度,时刻关注国际局势变化,提出旨在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议题,胸怀人类的普遍利益,提出可以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议题;要坚定立场,在敏感问题上要敢于旗帜鲜明地表明中国立场,以坚定的中国立场维护国家利益;要保持敏感度,要善于抓住热点问题,先声夺人,及时报道、评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把握“第一发言权”。通过议题设置,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贡献中国力量。

二是发出中国声音要提高制定标准的能力。“谁控制了标准,谁就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标准制定的能力目前还相对较弱,要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必须去主动争取标准的制定权。在政治发展中,要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用取得的实际成就说话,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对民主、自由、人权等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界定。在经济发展中,提供过硬的技术支撑是中国标准国际化的前提条件,要大力研发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先进技术,进行先进技术的标准制定,并向世界各国积极推广中国的先进技术。在文化发展中,要制定有利于世界各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标准,用中国文化标准对普世价值进行中国化的界定,通过标准制定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只有不断增强制定国际标准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讨论,吸收国际标准的制定经验,使制定出的中国标准国际化,才能真正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提升国际话语权。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