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新常态”及2015年宏观政策分析(5)

核心提示:“新常态”之下,必须抓住制度创新这个关键,释放制度红利这个最大红利。要通过制度安排运行机制创新,打开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空间,充分调动千千万万社会成员、市场主体释放潜力、活力的积极性。

第九,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全面化解产能过剩,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我国原来的产能结构里面有过剩的因素,比如钢铁行业,现在还比较痛苦,现在一吨钢实现的利润仅相当于一瓶矿泉水,甚至还买不了一瓶矿泉水。那么怎么化解产能过剩呢?不能简单地靠行政手段为主的关停并转。关停并转主要是解决一些成规模企业、重点企业里面的一些看得清楚的问题。至于我国大量的数以千万计的市场主体的产能是过剩还是不过剩?政府没有精力去一一甄别,因此,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换言之,新常态下,我国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要更多靠市场竞争给出引导,在市场充分起作用的情况下健康地实现。

那么,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应该怎么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八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这八个“更加注重”,在中央精神里面,在很多相关指导文件里面,包括很多法制建设里都曾有所体现。

三、展望2015年经济工作五项任务及宏观政策走向

(一)五项任务。一要继续稳增长。我国企业、地方政府在下行中受到的压力,还是不可忽视的,稳增长“稳”字当头,关键是要维持整个基本局面的可接受。

二要培育新的增长点。稳住之后,进一步考虑的问题就是在创新驱动中寻找、打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农业生产以粮食产量为代表的九连增、十连增这个成绩中,我们要看到问题。我国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形成了农村面源污染。比如说,土壤中有很多的不良要素在积累,形成的土壤污染,又直接影响到了食品安全。所以,从2015年度开始,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方面,有了前所未有更明确地要求。

四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从国家层面来看,怎样使空间格局更合理,前些年就有探索,有了系列规划。现在,“京津冀一体化”是在各种各样突出问题里摆的比较靠前的规划,首都北京的非核心功能要往外疏散。“京津冀一体化”是我国内陆一个典型的空间格局优化的重大命题。我们明确提出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还强调长江经济带,这样一些宏大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优化调整,从内到外,其战略意义非同小可。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