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四分之三的精力花在志愿服务上 难道是"作秀"?
除了保护红色旅游资源外,朱硕杰还敏锐意识到,要搞好旅游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就得改善和保护一个地方的环境卫生,提高人民的文明素质。为此,朱硕杰总在思考着如何做好文明环保工作,在社会上起到一定的影响和带动作用。
2014年7月20日,朱硕杰和志愿者们到汝城耒水河开展保洁活动。来源:红网
2011年5月,朱硕杰被邀请参加郴州市第三届志愿者(义工)发展论坛,深受启发。“一定要组建一个服务团队组织,让更多有爱心的人来服务社会。”朱硕杰多方奔走,积极联络。2012年4月12日正式挂牌成立汝城县志愿者(义工)联合会。
被选举为会长的朱劳模,把四分之三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组织志愿服务这份“副业”上。
“太傻”、“想出名”、“作秀”……面对风言风语,朱劳模只是笑笑。
朱劳模告诉记者:“溶洞有处景观叫滴水穿石。一个人的爱心只是小小一滴水,只要目标专一,坚持不懈,必有收获。而作秀是不会长久的。”
劳模的滴水精神,影响了许多人。全县的志愿者会员从几十人扩大到四万人,下设爱心协助、社区服务、环保绿化、爱心捐助等10个小组。
2014年5月12日,朱硕杰带领志愿者们到永丰乡中心小学调查学生居住状况。来源:红网
朱硕杰告诉记者:“关心帮助那些生活贫困的人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朱硕杰和义工办的老同志,先后多次深入卢阳、马桥、濠头等19个乡镇走访调查困难群众,历时2个多月,掌握了全县贫困户的第一手资料。他们来到盈洞、岭秀、延寿、南洞、小垣等5个边远乡镇中心校,调研高寒山区7至12岁儿童的过冬情况,发放壹基金温暖包515个,发放公益救助资金50万元;慰问农村孤老、孤儿、残疾等贫困户,向贫困户发放慰问金20多万元。2013年春节前夕,朱硕杰在延寿松西钟家组走访时了解到,正在读初二的钟英英,其父亲双目失明,家中一贫如洗,十分困难。他立即拿了几百元钱给英英父亲,带着英英在县城过了春节,并结对为长期的帮扶对象。
有个工人在矿区做事摔断了腿。没签劳动合同,又是外地人,没有医疗赔偿。无奈之下,打电话给志愿者联合会。朱劳模放下电话,立马联系法律援助组成员给予法律支持,多次与矿区老板协调,终于为务工者争取到7万元医疗费用。
4.不埋怨不旁观:165件感谢信与10余面锦旗是"见证"
2011年12月4日,“助人为乐模范”朱硕杰同志作汇报。来源:红网
劳模只有小学文化,很多话会说,不会写。
记者问:“你觉得,思想境界与文化程度和社会地位是不是成正比?”
劳模想了想,说:“我搞不清。反正,文盲也有做好事的,小人物也有成英雄的。我看呀,当老师的,做爹妈的,还是要把孩子们的品德教育放在最前头,不能只看分数,追名校。”
记者问:“你到处插手管闲事,做好事,有没有过引火烧身,费力不讨好的时候?”
劳模没想便说:“我从不多想,做了再说。我就是看不得别人有苦有难,不喜欢看热闹。现在老有人埋怨,埋怨世道不公,埋怨坏人猖狂,埋怨没人帮忙,埋怨看热闹的。埋怨的人,可能自己就是一个最喜欢看热闹的人。我们不能只当生活的旁观者,要做文明的参与者。 ”
农民诗人朱爽生不禁赞叹:“景区风光美,劳模的品德更美。”
多年来,朱硕杰助人为乐方面的事迹还有很多,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身边的人遇到急事、难事,朱硕杰总是挺身而出,而且从不留名,不求图报。家中的165件感谢信及10余面锦旗,彰显了他作为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