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解决三方面基础问题
针对土壤污染形势,受访专家学者建议加快解决三方面基础问题,推进土壤污染修复步入实质进展。
其一,加强土壤环境保护相关的立法工作。业内人士介绍,国家已将土壤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立法纳入计划,前期已做大量工作,但整体进度缓慢,相关部门责任义务不清,围绕《土壤污染防治法》立法基本原则、立法目的、政府和企业责任以及具体法则的争议不断。当务之急,宜组织环保、农林、卫生、科技、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加快土壤污染立法进度,实现气、水、固废、土壤污染同防同治。
其二,借鉴国外“双指标”和“分级标准”的经验,组织研究修制订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魏复盛建议,建立重金属污染全量和可溶态的双指标标准体系,这样既可以判断土壤污染程度、危害程度,也可以作为土壤修复的评价依据。在“双指标”基础上,再根据国情和地方实情研究制订分级标准体系,为土壤的分级开发利用和土壤污染的修复治理提供标准性依据。
(图片:杭州大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在污染地块上修建了白色的薄膜充气大棚,以待后期进一步的整治处理。)
中节能大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胡清认为,还应建立起符合中国实际、具备可操作性的土壤修复标准体系,包括政治体系、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培训体系等方面内容。
其三,加强土地污染修复的技术研发和示范,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技术准入门槛,提高企业社会责任,并推广土壤修复的成功案例。
李广贺说,目前我国土壤污染修复工作的技术软肋很突出,往往就事论事解决、缺乏创新思路,“必须培养土地污染修复工程高层次的设计和策划队伍,培育创新性和引领性的工程思维,能够在绿色修复、低成本修复方面提出新理念。”(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