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4)

核心提示:欣赏古典诗词,最基本的问题是理解。对理解有一个基本要求,比如说我们要知道这个作品的时代背景,要知道作者的一些基本生平情况。由于现代人距产生古代作品的时间遥远,所以古人的感觉特别值得珍视。在很多情况下,这就成为我们今天理解文本,感受古诗词艺术的重要依据。

有人说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对仗也不是那么工整,而且前面四句当中有三个“黄鹤”,这么重复,不明白它到底好在什么地方。这首七律是让黄鹤楼享誉天下的名作,这是很了不起的。前四句包含了一个故事,传说有一个姓辛的人在卖酒,有一天来了一个道士在墙上画了一只鹤,每到客人来的时候,它就从墙上飞下来跳舞,于是吸引了很多客人,这个人也发财了。十年后这个道士又来了,就乘着这只鹤飞走了。姓辛的人为了纪念这位帮他致富的道士,就建造了黄鹤楼。这是一个传说,崔颢就把他对于这个传说的神往,转化成了诗中对时空悠远的遐想。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写的是眼前在黄鹤楼上所看到的景物,形成了一个过去与现在的虚实对照,更能触发人们关于宇宙之间人事代谢的感慨和怅惘。这首诗既契合典故,又契合眼前景色,能够将古今登上黄鹤楼的人见到的和感触的都概括,连李白到了这个地方都无从落笔,“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那么它究竟好在什么地方?我们就要从七律发展的特殊阶段来看。它的好处就在于其声调美和意境美是不可复制的。七律处在盛唐它刚刚成熟的时候,其声调和歌行的句法还不能完全区分开来。七律是从乐府歌行来的,乐府歌行本身的配乐音乐感较强,到了初唐,人们才试图在八句乐府的歌行中提炼出对仗的、合乎格律的七律来,所以这个时候它的声调还是有一种歌行的回荡悠扬意味。

另外一方面,不是说有了声调美就能成为好诗。比崔颢早一点的一位诗人叫沈佺期,他对五言律诗的成熟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有一首《龙池篇》,前四句是“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池开天汉分黄道,龙向天门入紫微”。这么多的“龙”字重复,像崔颢的《黄鹤楼》中多次重复的“黄鹤”,在歌行中这是可以的。因为多次的重复能够使得诗歌的声调非常流畅。

但是为什么沈佺期的这首诗没有广为流传,就在于它缺乏崔颢的诗里,悠扬的声调和诗里的意境特别协调,悠远的意境和悠扬的声调相配合,相得益彰。所以这样一种声调美和意境美是天然的,而不是人为的,这只有在七律早期发展的这样一个特殊阶段才可能出现。

随着七律的继续发展,人们就要求它和乐府歌行能够有所区别,能够表现出更多的内涵,慢慢地这种声调就消失了。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当中,杜甫所起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他探索七律的很多表现形式,可以说七律的完全成熟是到杜甫手里才完成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杜甫晚年的一首名作《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流落到夔州所作。描述了他登高所见到的秋天江上的景色,抒发了他晚年到处飘泊艰难潦倒的处境和无比悲凉的心情。

开头两句突出了一种动感,这种动感和它声调的讲究非常有关系,字和音节安排得特别密集紧凑,每句各包含三个景色,一字一顿一换,使得句式的结构和他所写的景物达到了契合无间的程度,以一种快节奏来渲染出秋气来临的紧迫之感。能够让人强烈感受到风的凄急,猿的哀鸣,鸟的回旋,好像都在受到无形的秋气的控制,万物都对秋的来临惶然无助。秋的形态是很难写的,但是他借着风、猿、渚、鸟构成的这种飞旋回荡的动态表现出来了。秋气来得那样急促,自然也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秋天来得也是那样急促,所以就产生了惶然之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只是一种单纯写景,用叠字对偶,“萧萧”、滚滚”是叠字,节奏放慢了,这也是很典型的歌行式声调,使得第一联急促的节奏转化为“滔滔”、“滚滚”的气势,“无边”放大了落叶的阵势,“萧萧下”又加快了落叶的速度,让人想到秋是那样的无情,催促注定要消失的事物快速逝去,使人联想到一切有限的生命。同样写滚滚而来的长江,他也有意加快了江水的流速。和上一句相对,自然会令人感到逝者如斯,时不待人的悲哀。同时这两句境界非常壮阔,自然包含了一种哲理的启示,尽管春后有秋,万物都要衰落凋零,但是宇宙和生命又是永恒的,就像长江水不停地滚滚流去,却永远没有流尽的时候,所以这样又构成了一种气象壮阔、富含理性的意境。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