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桶盖风波”到中国版工业4.0(5)

摘要: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当日开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了普遍被解读为“中国版工业4.0”的“中国制造2025”,而在此之前,中国游客赴日抢购马桶盖和电饭煲引起的舆论喧嚣尚未完全平息,这虽然在时间上仅仅是个巧合,却无意中给“中国制造2025”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注脚――中国制造由大到强刻不容缓。

“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还需跨过不少坎

由大变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在专家学者们看来,对于经济体量如此之大的一个国家来说,想要将“中国制造”整体由大变强绝对是一项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中国的“人口红利”渐失,不仅提高了劳动力成本,也使得成熟技工短缺;

――科技创新水平低,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缺失,世界知名的自主名牌少;

――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企业财务成本和社会成本居高不下;

――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或明或暗的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将使国际市场上竞争更加激烈。

黄泰岩认为,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说到底都需要靠创新来克服,“人力成本上升,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对冲,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而打破贸易壁垒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提高你的产品质量,让你的产品不可替代。”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则指出,“中国制造2025”就是要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切入点就是抓住智能制造”。

5

(图片:沈阳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展出的一款自动化机器人。)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