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北京2015年义务教育政策三大关键词(3)

解读北京2015年义务教育政策三大关键词(3)

部分区县政策亮点

东城区 加深联盟

今年新建9对深度联盟学校,选取北京二中、五中、广渠门中学、史家小学4所改革项目校作为试点,在盟、贯、带多校区相互集成的基础上,形成教育集团式管理模式。

新增安外三条小学——北京一七一中学、北新桥小学——东直门中学、景泰小学——文汇中学3对对口直升校。3所学校实行“老生老办法、新生新办法”,今年9月1日入学的新生6年后将按一定比例直升对应的中学。同时,对口的两所学校将在课程、教学、学生活动和综合评价四个方面深度联盟。至此,东城区对口直升校数量已增至8对。

今年9月,东城区将在部分学区探索“学院制”,整合区域优质资源,助力学生发展体育、科技、艺术爱好。学院学生实行“双学籍”,实现学院内的学段贯通,探索跨年级、跨校的全区范围自选课程。

西城区 调整学区

今年通过名校办分校、学校资源重组、引进高校资源合作办学、纯初中校不再单独办学等方式进行初中资源整合,进一步扩大初中阶段优质学位数量,新增优质学位不低于1000个。该区将“小升初”学区由7个调整为与小学对应的11个,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每个学区都配置有优质中小学以及特色学校和教育集团成员校。此外,该区还将通过新增和调整,扩大教育集团规模。截至目前,西城区教育集团数量已达到17个,涉及70余所中小学。

正式出台《西城区小学直升中学对口工作方案》和《西城区小学直升中学办法》,明确直升范围和方式。从今年起,裕中小学、西单小学、福州馆小学等12所小学的应届毕业生中,将有30%符合条件的学生按照自愿原则,直升对接的优质中学,直升比例将逐年递增,6年后达到80%。西城区还将加强中小学学段间的衔接,完善小学优质校不足学区的资源配置,强化对口直升学校的管理。

朝阳区 整合薄弱

在名校整合薄弱校过程中,着力扩大九年一贯制学校,同时在英语科目中探索课程衔接一贯制。

今年积极探索学区管理理事会机制,进一步推动先进教育理念和优秀管理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的合理流动与共享。该区将继续通过名校整合薄弱校的方式,整合10所至15所相对薄弱学校,包括小红门、崔各庄、黑庄户、双桥等地区,大约有9800名学生受益。整合措施包括“校长为同一人,课程一体化设计,教师统筹使用”。

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办学。仅去年一年,就有二外附小、中国传媒大学附小、中国传媒大学附中等7所高校附中附小在该区相继建立。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