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平:“四个全面”之全面深化改革(3)

摘要:今天,改革开放37年过去,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腾飞。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和新压力。在国家治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从严治党等重大战略问题上,我们依然任重道远。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重要思想。它是引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的最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飞跃。同时也是总结当代中国经验,针对当今中国难题,解决突出矛盾的一次顶层设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难度最大、任务最艰巨并最具挑战性的就是“全面深化改革”。

第三,全面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关于财税体制改革,有二十个字,这二十个字有了很广、很深、很实际的具体含义。

第一个关键词是明确事权。是指以往的财税改革主要是在财权上做文章,没有触及到事权,因为在财税改革之中要涉及的利益集团众多,属于硬碰硬的问题,特别是针对地方的事权是否上移,业界争论很大,这也成为业界争论的焦点。有些专家认为,应当把地方事权进一步上收,由中央统一调控并且平衡各省、市、自治区的公共支出,特别是对社会保障标准应当在全国范围,应该有一个向同龄同酬、同工同酬这样的一个相对平衡的标准。各省市不能够因为因财力不同,经济水平的不同,而造成公民在社保标准和待遇上的巨大差异,这样有失公平。

另外有些专家认为,全国各地经济、社会、自然的环境差异很大,不可能一刀切、大锅饭。在社保上的问题确实存在着不公平,不完全是因为地方事权上收就能够全部解决的,必须要承认这些地域差异,逐步来过渡到缩小社保上的差异。

即使在同一个城市,同样年龄、同样工龄的职工,也会因为是否你在工作期间脱产上大学、是否多次调动了工作岗位、是否你考取了高级职称,导致退休时会产生不同的退休工资和相应的待遇,差距可能还很大。

我认为,在中央确定的20字要点之中所说的"明确事权",实际上是要把不同省市,不同县镇所要承担的公共服务事项要界定清楚,就如同我们说的责任制、军令状一样,责权要讲清,要承担什么事项,那当然就要负起这个责任,才能给予个人相应的权利和可支配的财政收入,同时也要由上一级的部门来进行统筹安排相应的财权。

对于经济发达省市和财政困难的部分省市,应该采取我们常说的叫"一厂一策"的办法,不要去攀比,政府更专心的去服务,把政府应当服务的事情办好,而不致于再一次陷入是集权还是分权这样的怪圈。把改革的重点放在事权的调整上,适当上收一部分的事权到中央,使中央财政自上而下地实现转移支付和贫富均衡,这样的话可以解决先富帮后富的全民公平与公正,也正是全面建设小康,不让一个人掉队,不让一个地区贫困的整体的大政方针。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第二个关键词是改革税制,其中正在实行的一项改税是营改增,也就是企业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这已经在服务行业进行成功的试点,目前已经快速向物流、邮电、通信等等多个行业推进,受到了广大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欢迎,从财政部总结的数据是这样的,叫做企业营业税全部改为增值税以后,全国范围仅仅服务业企业,就可以减税9000亿元。大家看是多么巨大的数额。也就是说如果不改革,这9000亿照收不误,基层企业还将继续承受如此巨大的税收负担,那企业还有多少利润,多少利润去积累,去扩大再生产,去招聘新员工,去扩大就业,去拉动国内消费呢?也就是说实际的含义,就说我们如何把税收的这种税种和我们企业实际的情况要有一个很好的匹配。再有是在全面的深化改革中,应该说财税体制改革是关键点,是切入点,是利益点,那更应当是着力点。

第三,关键的问题是稳定税负,这是指在保持国家对于宏观层面的税负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不允许地方政府地方的税务部门去违法违规地向百姓向企业乱设税种随意加税或乱收费,政府要约束和规范自身的收费行为,尊重人民群众和基层企业的权利,让公众对税收的征缴和退税这些程序行使应有的监督权,在约束公权力的这些方面发挥社会应有的监督作用。另外还有在稳定税负上还有另外一个层面的含义是什么呢?叫公平税负,也就是说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即使经济总量增长,但是税收不能大幅增长,而是要适度减税,并且有意识地在税收结构上调整普通百姓与富人,富裕人群之间在税收负担上实际存在的不合理不公平,我国税收是以间接税为主的,其中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这三大税种的最终负担者其实是我们的购买商品支付劳务的广大的消费者,那么而普通消费者的总量远远要多余富裕的群体,甚至很多的富人他都不在国内消费,甚至跑到国外去买什么马桶盖,去买电饭锅,为国外去贡献税收。

在税种的设计上,原来我们一直指望着个人所得税这种税种来调整社会群体的贫富差距,但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大约60%以上的个人所得税是由谁征缴的呢?是来自于普通的工薪阶层,工薪员工由他们缴纳的,甚至有的富人还与地方的一些税务部门来个口头协议,我每月交定额的税款,甚至有一些基层的税务所,还拿此当做他业绩来炫耀,说哪位哪位名人在我们这个税务所里头交税了,还成了一种名人的炫耀,实际上他偷漏了大量的税,并没有说按照我们规定个人所有税的级差的税率去应缴必缴,其实是仅仅靠个人所得税这一个税种远远起不到通过税收来调整社会收入的作用。所以在未来的财税体制改革中,对富裕人群加税一定是稳定税负,公平税负的一项重要措施。

另外还有一个税改的方式,对于严重污染环境、消耗大量资源的企业,不仅仅要对他罚款,要关停并转,还将苛以重税,以体现公平,来发挥税收这一经济杠杆的作用。国家将要开征环境税或者把它称为环保税,也已经正在推进房产税的立法,还要提高资源税、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同时采取对小微企业、科技企业的减免政策,以对冲税源,来保持国家宏观税负的相对稳定。

财税体制改革的第四个关键词是透明财政,透明财政是指阳光财政和高效率财政,而不能是看不懂财政和留一手财政。什么叫看不懂财政和留一手财政呢?就是不仅仅是要公开部门决算和公开三公经费,还应当逐步做到简化财政、细化财政和可监督化财政,也就是说像人大,像政协,向公众所公开的财政收支大表,要尽可能通俗易懂,不要太悬乎,太深奥,如同天书一般,不能让财政收支计划的审批流于形式。还有对公开的财政支出要有类这一个级别,细化到款这一个级的科目。比如说公开说本级年度的教育支出10个亿,这让人大代表们真摸不到头脑,其实应该更细化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分别支出了多少,比上年增长或下降了多少,这样才让人大代表一目了然。

在财政的监督上,要更加方便人大政协公众的监督,形成可监督财政,而不能说是一个一级财政甚至是两本账甚至三本账,为什么说一本帐两本帐三本帐呢?预算内财政,还有预算外财政,甚至好的省市和地方在教育成了二财政,他们掌握着又是一笔专项的资金。这种方式,这种形式怎么能够达到全程的可监督呢?想让人大监督什么就规定出几个科目,您就监督这几项就得了,这个不行。另外还有一个层面的透明财政是指效益财政,怎么叫效益财政,就是要把以往的财政部门只重视资金分配来转变为更加注重资金管理,要从只重视支出项目,转变为更重视支出效益或者效果,要从过去各地财政各级财政,好像更重视争夺资金的这种分配权,转变为要重视如何用好资金的评估权和评价权,要推进预算资金管理的绩效评价,并且还要从事后评价向事前评估过渡,真正形成全过程的预算绩效考核模式。使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基金的预算资金的这种安排意图和需要倾斜的政策相对应相结合,进而促进各个一级预算部门共同来重视预算的公开化评价化和透明化,我说的含义就是说除了财政部门自己要透明要公开,要供人大进行监督和社会监督之外,反过来让各级的一级预算单位,各个部门在编制预算,管理预算和预算决算中要进行,更加重视他的公开化、评价化和透明化,这一切也都为我们国家建设现代财政体系奠定一个重要的基础。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