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繁荣文艺创作的认识与思考

关于繁荣文艺创作的认识与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创作与生活、文艺作品与人民、文艺评价的标准、文艺队伍的建设等都是关乎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并给予高度重视。

时代和人民是文艺工作者讴歌的主题

人民需要文艺,文艺离不开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人民如天。文艺创作应该自觉反映我们的时代和人民,自觉反映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和甜酸苦辣。自觉在人民群众沸腾的生活中寻找自己作品的主题,创作自己作品的故事,树立自己作品的典型。不因局部的表象遮挡自己的目光,不以个人的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真正做到为人民而放歌,为百姓而抒写,用光明驱散黑暗,让人们看到美好和希望。巴金的《家》、《春》、《秋》,郭沫若的《蔡文姬》、《凤凰涅槃》,老舍的《四世同堂》、《茶馆》,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哪一部不是充满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激荡人心的名篇佳作。著名学者、作家梁衡先生提倡在创作导向上要写大事、大情、大理,写一些有磅礴正气、党心民情、时代旋律的黄钟大吕式的作品。他说,对一般作家来说,他们深谙文学规律、文字技巧,但时势所限,环境责任所限,常缺少政治阅历,缺乏经大事临大难的生活,亦乏有国运系心、重责在身的煎熬之感。技有余而情不足,所以大文章凤毛麟角。但历史、文学史就是这样残酷,十年、二十年之后,留下的只有凤毛麟角,余者大都要湮没到历史的尘埃里。这些话语如雷贯耳、发人深省。

文艺创作要反映时代和人民,当然并不是说我们的创作都搞一些即兴的、浮浅的应景之作,这恰恰是文艺创作的大忌。优秀作品总是在生活和艺术积累的基础上,长期积淀、渐悟渐成的过程。上世纪60年代,著名画家傅抱石先生组织老中青三代画家十多人,历时3个月,行程两万三千里,足迹遍及河南、陕西、湖南、湖北、四川、广东等地,深入生活大写生,不仅诞生了诸如《西陵峡》、《枣园春色》、《黄河清》等一批新山水画的代表作,而且造就了钱松岩、宋文治、亚明、魏紫熙等公认的“新金陵画派”的中坚力量。因此围绕重大主题的一些创作,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限时限刻、拔苗助长,而应该作出符合艺术创作规律的规划和安排。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