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军:高原深处输油人(2)

王锡军:高原深处输油人(2)

摘要:王锡军,男,1974年出生,青海油田管道公司机组长,201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第十届“中华技能大奖”,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王锡军创新工作室提出技术革新项目84项,申报国家专利26项,获国家专利11项,2014年11月获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

2000年,王锡军毫无悬念地被评为青海油田劳动模范,走出了他日后成为青海省劳模和全国劳模的第一步。

“单位100多人投票推选我参选劳模,咱不能对不起兄弟们,也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工作生活中都要做出劳模的榜样来。”成为劳模后,王锡军对自己的要求变了。

油气管道建设中,一根管子10多米长,要一根根焊接起来,才能成为管线。焊接之前的一道重要工序,是把两根管子的口对准。管道施工中有“七分对口,三分焊接”之说,可见对口的重要性。

在涩北-西宁-兰州复线管道建设中,王锡军所在班组承担了全线地形最复杂、环境最恶劣、施工难度最大的工段。为确保工期,王锡军通过专业公司拍来的照片,经过反复琢磨,仿制了一个用于管道对口的“内对口器”,解决了设备上的问题。

同时,他摸索出既提高了对口速度又保证了焊接质量的“一稳、二平、三巧、四准”管工“四字对口法”,其诀窍是:吊管空中移动要稳,吊管空中姿态要平,管口与对口器接触间距要巧,管口与管口对接要准。

王锡军的班组采用“四字对口法”,在“百口考核”中创焊接一次合格率100%的纪录,工期比计划提前了一半,被评为“金牌机组”。此法还被推广到整个管道公司,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在国家重点工程“兰郑长”成品油管道建设中,王锡军和机组员工克服雨雪冰冻、汶川地震和地形复杂等困难,又设计制造出具有对口精准、胀紧力强、制动可靠、操作方便等特点的管道内外对口器,完成山区段连头和穿越作业任务,累计达到20公里,一次合格率98.3%,取得标段焊接量第一的好成绩,创效1100多万元。该对口器在国内大中型口径管道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管道施工中,哪里出现塌方,王锡军就冲向哪里;哪里泥沼遍布,王锡军的身影就挺立在哪里……”这是同事们对他的评价,也正印证了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劳模就必须站到最前沿”。

多年来,王锡军已经形成一个习惯,只要外出施工,他总是第一个登上送班车,最后一个坐上下班车。只要工地上有人,他就肯定在场。作为兵头将尾的班组长,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默默带领、影响着班组全体成员。

“做好传帮带,让智慧的脑袋鼓起财富的口袋。”这是王锡军在实践中总结的一条宝贵经验。

2009年,在青海油田深入开展“五型”班组创建活动中,他针对班组长年在野外施工,接触新技术、新工艺多,同时,班组职工、外聘技工、零工等人员构成特点,提出突出打造学习型、安全型、和谐型班组。

王锡军采取集中学习、个别指导、现场课堂等多种方式,影响和带动班组员工提升技能水平。同时,关心机组每个人学习、生活、身体状况,为班组建立班组成员家庭联系卡,为每个班员过生日,营造温馨和谐的环境。他带领的班组,被树为“五型标杆班组”,成为其他机组学习的榜样、安全的标兵、和谐的典范。

2011年,他迎来了人生中的又一个转折:王锡军创新工作室挂牌。他以实用为第一目的坚持理论与实践操作同步的实景教学理念,使创新工作室成为优秀技能人才的“孵化器”。

2014年9月1日,王锡军创新工作室“升级”为王锡军技能大师工作室,这是国家第一批授牌的5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之一。

目前,技能大师工作室已有在册成员100多人,涵盖了管工、焊工、电工、井下作业、采气工艺和采油等工艺技术,成为高技能人才发挥作用的舞台,是理论向实际转化的“桥梁”,更是讨论、分析、交流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课堂。

为使工作室及技能人才支撑起青海油田生产技术创新的一片新天地,王锡军制定出创新成果奖罚机制和末位淘汰的竞争机制,以促进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各分创新工作室围绕降低生产经营、安全环保等主题,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学习交流和导师带徒等活动。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