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八个热点 (2)

文化产业八个热点 (2)

四、文化产业园区:继续从严,做合格“把关人”

范周:目前全国的文化产业园区遍地开花,问题盘根错节。近年来,文化产业园区在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自身转型升级的问题。发展十年过后,这些问题都需要总结思考。

刘玉珠:文化产业示范区、文化园区的建设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设立文化产业园区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企业的聚集,二是为企业和消费者搭建平台,三是人才的培养,四是在内容的传播方面起促进作用。十余年来,文化部命名了十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不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这些园区都具有积极意义,对区域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在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方面,文化部的态度一是积极,二是审慎。所谓积极,是指我们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园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所谓审慎就是我们绝对不鼓励对市场调研不充分、盲目建设文化产业园区。

今后,对文化园区的管理将继续“从严”,一方面要对园区的批准进行严格的把关,另一方面要对园区的经营活动加强管理。而在这过程中,政府要发挥好“把关人”的作用,鼓励企业充分结合当地的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我们不倡导动辄投入巨额资金、规划上千亩土地的大型产业园区。事实上,很多小的园区往往可以创造出很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各地都有成功的经验。例如兰州市就有一个利用原来的废旧厂房改造而成的专门针对年轻人创业的园区。这个园区规模不大,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吸引创业者入驻。目前,这里已经有一大批年轻人,包括很多从海外回来的年轻人集聚,创造着自己的生活与梦想,像这样的园区是值得鼓励的。

五、知识产权保护:任重道远求共识

范周:最近,我们发现各行各业对优秀IP的开发越发重视,像《匆匆那年》、《何以笙箫默》等小说本身就有很好的市场,之后又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这其中涉及到很多版权保护的问题。

刘玉珠:总体来说,文化市场越规范越繁荣,对产业的促进作用就更大,版权保护的问题是规范文化市场发展的焦点问题。知识产权跟人的智力创造密切相关。我们说尊重人才、尊重知识不能只体现在口号上,这方面政府已经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并从社会共识,到立法、执法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国务院专门成立了由二十几个部委组成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可以说,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仍然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来逐渐完善。

另外,社会共识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我举个例子,1993年,我在文化部文化市场局任办公室主任,部里派我参加由外贸部牵头的中美知识产权谈判。我是学法律专业的,对知识产权知之甚少,后来到图书馆借了大量书籍充电,又调研了当时的音像市场,确实问题很大。后来中美达成保护知识产权协议,国内很多人不理解,认为是卖国。现在持这种观点的人已经很少了,说明在这方面我们进步了,也是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但问题并没根本解决,尤其是互联网知识产权问题越来越突出,在网络上保护知识产权不仅仅是中国面临的问题,是世界面临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把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落到实处仍然有较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