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是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完美统一(2)

“四个全面”是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完美统一(2)

摘要:“四个全面”的科学性最终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人民对“四个全面”实践的满意度是判断其价值的最高标准。在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与价值性统一,自觉统一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之中去。

三、在推进“四个全面”实践中自觉坚持两种尺度的统一

“四个全面”的科学性最终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人民对“四个全面”实践的满意度是判断其价值的最高标准。在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与价值性统一,自觉统一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之中去。

首先,自觉坚持两种尺度的辩证统一性。坚持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有机统一,要旗帜鲜明反对单纯追求“物的尺度”或者“人的尺度”,既要见“物”、又要见“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少数人曾经存在对“发展是硬道理”的片面性理解,产生了GDP崇拜,没有处理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没有把握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不少地方发展陷入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同时,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位有的时候处理的不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全面,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习近平高度重视两种尺度的统一,他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其次,自觉坚持两种尺度统一的具体性和历史性。列宁指出:“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同样,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也是具体的、历史的。从邓小平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启航,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从当年提出建设法制社会,到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建设法治社会;从邓小平提出“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到习近平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每一个方面的发展都体现出两种尺度统一的具体性和历史性。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例,它奠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坚实基础。中国梦涵盖“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性和过程性的有机统一。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将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

最后,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群众利益的统一。人们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但是任何利益的实现必须以尊重规律为前提,正是基于对这种逻辑关系的认识,毛泽东反复强调要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他把仁政分为“小仁政”和“大仁政”两种,他认为为了长远利益,眼前利益不可不改善,不可多改善,不可不照顾,不可多照顾。“四个全面”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人民过上更加殷实的幸福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它要求覆盖的人群和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既包括“五位一体”总目标的协调发展,又要求空间的整体推进和时间的有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要遵循历史发展动力规律,敢于破除重点领域利益固化的坚冰,切实增强人民改革的获得感;全面依法治国是从根本上奠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基础,提高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捍卫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的根本出路,是保持党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基础性工程。

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践中自觉坚持两种尺度的统一,才能促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更快更好地变成现实,才能让中国梦与亚洲梦和世界梦更好地实现同频共振!

(作者系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宣传部长)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