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严三实”的具体践行
“三严三实”提出以后,《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了四篇社论,对“三严三实”进行了解读,第一篇题目是《思想上过关是前提》。强调思想观念,强调理想信念。第二篇个题目是《学习教育重在实打实》。强调要重点学习。第三篇题目是《听取意见不能跑偏》。强调要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第四篇题目是《抓住关键少数》。这个关键少数就是领导干部,要求领导干部竖起标杆。腐败问题、作风问题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习总书记讲关键少数,什么叫关键少数?就是领导干部。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括,具体从五个方面给大家做一个阐释。
第一,要做到“三严三实”,首先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站稳群众立场。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故事的主角是一对革命烈士夫妇,丈夫叫做陈觉,妻子叫做赵云霄,他们两个相识、相知、相爱于苏联,在莫斯科留学的时两个人结成了伉俪,回国后就参加了革命。很不幸,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国民党反动派抓住了。陈觉烈士牺牲前,给他的妻子写下了一封绝笔信。其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云!谁无父母,谁无儿女,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我们虽然是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 ”他妻子赵云霄后来生下一个女儿,生下这个女儿之后一个多月就被国民党杀害了。他妻子在牺牲之前给她女儿留下了一封信,写的很感人。从这个角度来看,共产党人真的是非常伟大的,为了广大人民,为了他人,所以我建议大家有机会到国家博物馆,在《复兴之路》里面就有这封信。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精神家园都有什么人呢?有兰考的焦裕禄书记。有云南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他在退休以后带领当地村民植树十几万亩,去世之前把这些东西无偿捐献给国家了。焦裕禄去世之前,对兰考的干部说,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所以我们说严于修身,要有高尚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要有一种大的气度、大的境界、大的从容。有一位哲学家说得非常好,他说人生的长度大致都是相同的,你活到85岁,我活到82岁,差不了多少。但是人生的宽度却有很大的差距。这个宽度取决于什么?取决于你的境界,取决于你的气度,取决于你的从容。这是我们讲的严于修身。
第二,做人要实、谋事要实、创业要实。要了解实情就要接地气,深入群众。怎么样查民情、汇民智呢?要三问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什么要问政于民?我们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什么意思?知道房子是不是漏水,房子屋檐下的人最清楚。知政失者在草野,一个政策是不是符合老百姓,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所以公道自在人心,这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就是要了解人民群众的冷暖甘苦。问计于民要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改革发展的智慧。具体怎么做呢?我们要做到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在我党的一切工作中,凡是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首先将群众分散的、不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变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之后,再回到群众中去做宣传和解释,变为群众的意见,使他们坚持下去。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再到群众中去汲取意见,再提炼、概括、返回去,这样一次比一次生动,一次比一次准确,一次比一次深刻。
我们在工作之中,怎么创业?怎么谋事?到一个地方谋事,那个事一定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个事才是实的事情,否则这个事就不是实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切的结论都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前头,拍着脑门子决策的一定是没有经过调查研究的。
第三,强调工作理念上的与时俱进,树立法治思维。中央军委在全军搞“三严三实”教育的时候,其中有一点是讲法治思维,用法治的方式守规矩、讲规矩。工作理念与时俱进,树立法治思维应该怎么做?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根据我这几年的调查研究,地方哪一项工作最需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推动呢?那就是信访工作。现在有人说很多地方的人是信访不信法,认为法律没用,要通过信访的方式,这种导向是不应该的。汉朝有一个宰相叫丙吉。《汉书》里面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天丙吉带着他的随从,坐着牛车到郊外搞调查研究。他们正要出城门的时候在城门洞里看见有两个地皮流氓打架,打的头破血流,用棍子互相敲击对方,丙吉也听到了打闹声,丙吉用眼睛斜着瞟了一眼,什么也没说,示意车夫继续往前走。走着走着,来到了郊外,他到了一个水田里面,水田里面正好有一头耕田的水牛,这个水牛系在一个大树的旁边,那个时候正是春和景明的时候,但这个牛却嘴里冒着热气,丙吉看了以后,连忙示意车夫停一下,他下来走到牛的旁边,看得很仔细,后来又找到这个牛的主人,仔细询问牛为什么会嘴里面冒气。询问后和随从说,今天我们的调查研究结束了,我们回去吧。随从非常纳闷,两个人打架,打的头破血流,宰相大人问也不问,一头水牛冒着热气,却问的很仔细。于是他就问丙吉,丙吉说,小伙子我告诉你,小混混打架不需要我管,牛嘴里面冒着热气是因为天气异常炎热,4月份的时候天气就这么热,所以牛没有水喝,他嘴里就冒着热气,那就说明全国的农业生产将要遭受重大的影响,这个事情是我宰相大人应该管的。他的随从非常佩服,认为丙吉大人识大体、顾大局。这就是法治思维,不要用人治思维去代替法治思维,每一级的领导有他该干的事,干好本分的工作,守好自己的规矩,国家就会进入正常的轨道。
第四,健全制度机制,推进民主建设。作风建设不等于制度、机制建设。作风建设只是我党建设的一个方面。制度建设也是我党建设的一个方面,他们两个并不相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加强作风建设的同时,自觉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和机制。
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全面深化改革的时候,我们提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就这个报告做说明的时候,专门引用了小平同志的话。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为什么用制度管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说明制度更加重要。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同志说的非常好,让领导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打击腐败之后还要建立长效的制度机制。制度好,坏人不能做坏事。制度不好,好人也做不了好事。
1945年在抗日战争结束前夕,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在延安同毛主席在延安的窑洞里进行了著名的窑洞对话。黄炎培问毛泽东:我生60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毛泽东答道: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所以制度建设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在具体推进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2014年在纪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60周年的讲话中,习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做了一个重要的诠释,就是我们要继续完善和发展好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制度。具体来说,要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的比例,现在的人民代表里,一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太少了,大部分代表还是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人民代表要体现它的广泛性。还有一个就是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作为人民选出来的代表要代表人民的利益。建立健全公民参与的民主协商制度。凡是涉及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我们都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不是说做事情,拍个脑袋就决定了,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关于这一点,我们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法治建设已经给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但是现在保障的还不够。比如,《立法法》是中国立法过程的一个法律,它是超越于一般法律之上的一个的法律。《立法法》规定,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价格法》也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产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时,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在这一点上我们要规范和引导大众传媒的参与。在网络时代,不像传统的信息传播,任何一个很小的,哪怕一个图片、一句话或者一个信息都能引起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关注。
第五,进一步推进社会公平,协调收入分配,改善民生。用权、谋事、创业,归根结底是要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归根结底要使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三严三实”不是做给上级领导看的,也不是为了汇报工作才这么做的,我们归根结底是要使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公平正义的改革就是要缩小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有收入的差距,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个收入差距,一种是可控的,一种是不可控的。可控的是贫富之间可以转化,贫的人可以变成富的人,富的人也可以变成贫的人。最怕阶层的固化,阶层固定化了,穷的人永远是穷的,富的人后代也是富的,因为阶层固化最后一定是以动荡或者发生国内震荡的方式来结束。当然我反对一些境外媒体说中国现在叫两极分化,这一点大家不要受到境外媒体的蛊惑。阶层的固化确实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重大的问题。
李克强总理讲的很好,“编织一张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确保网底不破,可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避免陷入生存窘境,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和心理底线”。民心向背决定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存亡。“三严三实”具体怎么做,我概括至少要做到这五点:第一,亲民、爱民;第二,要联系群众,查民情、汇民智;第三,要有法治思维;第四,推进公平,改善民生;第五,健全制度,严于用权。权力不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怎么行呢?所以只有做到了这五个方面,把它结合起来,才是对“三严三实”最好的践行。我们的目标是汇聚民心,把民心凝聚在党的周围,确保我们的人民群众永远跟党走。今天讲“三严三实”,讲作风建设,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使我们党执政的更加牢固,使我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越来越好,这是我们的一个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今天跟大家交流一些学习心得,讲得不当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