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 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金融环境(3)

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 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金融环境(3)

——宝坻当好桥头堡撬动新财富

摘要:中央把京津冀协同作为国家三大重要战略之一,这对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具有重要作用。宝坻在京津冀区域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发展中迎来了重要机遇。宝坻应依托自身优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张再生(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

宝坻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一是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商客服、数据处理中心,要以电子商务基地为依托,全力打造承接京津电子商务产业的“桥头堡”,通过智慧云产业数据中心建设,发展全国性数据服务、银行电商客服中心等新型业态,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二是现代物流产业,借助毗邻京津冀空港、海港的优势,构建辐射京津冀乃至全国货物中转、物流配送网络。三是高端人才及研发服务业。随着京津中关村科技新城、北京大学京津科技园项目等高端科技项目的落地,与其相配套的校地合作、协同创新机制日益显现,为京津冀服务的高端人才的创新创业服务,产业孵化、研发平台服务,人才管理、培训、流动、生活服务等存在着巨大的产业空间。

徐虹(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院长、教授)

宝坻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是:一是发展现代温泉度假养生业。可以将现代农业发展成就与温泉度假养生产品开发结合在一起,形成与温泉度假养生需求相联系的相关用品服务、相关文艺演出服务和相关绿色食品服务等行业集群化发展格局。二是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业。以宝坻的湿地、森林资源和现代农业种植业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业。三是发展现代旅游制造业及物流分销。可以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旅游车辆制造、户外运动旅游用品生产制造和旅游购物品制造等旅游制造业。四是发展民俗文化演艺业。充分利用拥有众多演艺名人的资源优势,开发戏曲与曲艺演出系列产品,定期举办全国性品牌赛事、建立笑星艺术博物馆、定期表演民间花会和皮影、剪纸等民俗绝活,带动就业和扩大宝坻民俗文化影响力。全力打造“欢喜宝坻,快乐宝地”形象。

刘禹宏(天津商业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教授)

宝坻现代农业发展要面向京津冀,以高科技为支撑,走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农业发展道路,以发展设施农业、绿色农业、旅游农业、品牌农业、加工农业为切入点,强化农业的精品生产、生态保护、休闲观光、就业增收、安全保障等功能,探索适合宝坻农民增收的种养模式、经营模式,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或“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民就业增收能力。发展设施农业,要集中扶持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档次。建设农业示范园区,通过整合农业资源,建设设施种植园、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水产品养殖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园、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和种业基地等,大力发展高效园区农业。培育农业龙头组织,要围绕农业基地、产业带建设,培植一批产业带动力大、市场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加工型和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以粮食、果品、畜禽等绿色农产品为原料的精深加工,促进农业与工业的融合。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同时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天津市宝坻区发改委、环渤海经济研究会秘书处供稿)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