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永担当

青春永担当

摘要:能否成功开展青年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兴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维度很好地分解了大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待国家、事业、社会以及他人时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民族、社会、家庭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意义。价值观认同是青年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问题。

青春永担当: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刍议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 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是114年前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一席话。尽管时移事易,但其中的思索仍然启迪着我 们。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同广大师生座谈时也说出了类似的话。他指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 的光荣属于青年”,他还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 要”。处于不同时代的两位精神领袖,英雄所见略同,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同样的深意:朝气蓬勃的青年大学生是民族的脊梁,是国家的希望,是社会的未 来,青年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发展至关重要。

能否成功开展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教育——知识的教育和品行的教育,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座谈时还特别指出,“这样的大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 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他在要求学生严于律己、勇攀高峰的同时,还强调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砥砺厉行。在教师的善教和 学生的勤学的双重推动下,才能有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认知和自觉践行,才能有青年的“德”的境界的提升和国家民族“大德”之境的实现。但无论外 在如何地推动,最终落脚点都在于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于担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征程中承担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一.解析: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炼与细化,是为了便于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与实践而作出地简洁、清晰的凝练,是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其内涵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看似简单明了的24个字,从国家、社会和个 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精准阐释,对每一个国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行为进行了标准阐释。

秉承“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的基本处事原则,青年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应从个人层面的要求入手,真正在行动中履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对待国家:爱国。爱国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民,把个人的命运置于国家命运的大环境中进行考量,在祖国和人民需要个人付出与牺牲时,毫不犹豫地尽自己所能,无所保留。爱国不是停留于口头的空洞的口号,不是缠绵于笔头的优美的文字,而是付诸于实践的实在的行动,是凝结于内心的真切的信念。如若爱国,最起码的就是要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当下的中国,处于国际格局的调整和国内转型的冲击之下,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既有全球化浪潮对我国经济上的冲击和思想文化的围堵,又有全面改革开放大背景下我国社会转型的冲突和思想文化的多元;既有国际“颜色革命”的阴影,又有国内两极分化的干扰;既有国际“中国威胁论”的大肆宣扬,又有国内“宪政民主”的极力挑战;……如此等等,矛盾重重。巴金曾说,“我们的祖国并不是人间乐园,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它建设成人家乐园。”当下的中国,的确不是人间乐园,也正因为它不是人间乐园,才促使我们每一个怀揣爱国之心的青年大学生有责任和义务致力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不是人间乐园的祖国建成人家乐园,并同来自国际国内、经济文化、政治法律等各方面的冲击作斗争,捍卫祖国和民族的利益。这就是爱国。

2.对待工作:敬业。敬业,既是一种职业道德,也是一种人生信条。它要求我们干一行爱一行,对工作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自己的行业内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每一个青年大学生若都能如此,“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而不去做“啃老族”、“宅男宅女”等社会的寄生阶层,我国的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也就指日可待了。这也是每一个国民对祖国和民族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此谓敬业。

3.对待事情:诚信。“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语)。诚信,强调的是真诚、守信,恪守言必行、行必果,坦诚待人,不弄虚作假,不以假乱真,不骗人、不欺己。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以诚信为本,“仁义礼智信”,落脚点在“信”。越是在地域界限打破、经济交流加强、人际交往方式变革、思想多元冲击的今天,诚信就显得越是重要。“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就是诚信。

4.对待他人:友善。“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突显友善是相互的,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要想得到他人的关爱,首先要付出真心关爱他人。友善就是要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协调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损人、不伐善,互相帮扶,虚怀若谷,善行天下。“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大爱如此,此谓至善。

二.阐释: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解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可以催生出正能量的民族之魂,筑起青年大学生的责任藩篱。有担当的一代,才是有希望的一代;有希望的一代,才能托起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故培育青年一代的大德,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民族、社会、家庭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意义,不容忽视。

首先,大学生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群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持“三个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融合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先进理念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三方面的力量,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凝练而成,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和根本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的精神内核,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先进性和引领性,代表了价值理念的发展方向,引导着社会主义道德发展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三个倡导,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发展目标,大学生对其深刻理解和着实践行,会增强大学生群体的自觉性,提升其道德和文化境界,加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认识与理解,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其次,大学生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群体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形成集体民族认同。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的第一大要求,没有国家、没有民族,个人的一切都是空谈。大学生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怀,则会自觉主动去了解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与现在,去理性思考其面对的压力和挑战,自觉自愿地尝试从自身的角度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力所能及的努力,有助于增强其对国家、民族的了解与认同,有助于其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归属感的确立,最终形成坚定的民族认同。这种民族认同一旦形成,就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对大学生群体的言行举止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