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这些英雄,就要走进他们的心灵,学他们的“忠”、学他们的“勇”。我们身处强国强军的伟大时代,面对“能打胜仗”的大考,一定要眼里永远有敌情,手中时刻磨利剑,始终紧绷打仗这根弦,始终肩扛打赢这座山,始终等待出征这道令,敢战不盲战、慎战不怯战、善战不好战,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扎实备战,切实肩负起带兵打仗、练兵打仗、能打胜仗的历史重任。
谒访历代沙场遗迹,培塑“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的战斗豪情。历史遗址是最好的教科书,真实、直观地警示我们忘战必危、怠战必败。大漠边关,从抗击匈奴到抗日战争,烽火硝烟弥漫了数千年;虎门沙角炮台,中国人第一次用大刀长矛、土枪土炮与西方的坚船利炮展开斗争,揭开了中华民族悲壮的百年抗争史;威海甲午海战场,诉说着刻骨铭心的屈辱,充满了直刺心灵的拷问,有着振聋发聩的警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累累白骨,凄凄冤魂,呼唤着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不畏强暴,与敌人血战到底。
从这些战场遗址上,我们不仅要看到朝代的更替、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存亡、军队的胜败,更要认清虎气血性是军人的图腾,文恬武嬉是失败的肇端。从而更加自觉强化“军人生来为打赢”的价值取向、“长缨在手,缚住苍龙”的英雄本色,让军营处处洋溢“战地黄花分外香”的革命的浪漫主义战斗豪情,处处高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冲天气概。
品析经典战例,催生“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英雄气概。每一部文明史都伴随着一部战争史,那是血气的张扬、智慧的闪耀。从古至今,一次次出奇制胜的经典战役,都蕴含着中华民族高超深厚的战争智慧。长勺之战“一鼓作气”的巨大力量,岳飞抗金“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的必胜信念,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战士彰显的“谜一样的东方精神”,从中不难看出,敢战敢胜的勇气和血性,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更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决定因素。剖析战例,研究战例,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战斗力与战斗精神的内在关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学会品析、汲取经典战役蕴含的宝贵经验、高超谋略和血性胆识,主动追踪信息化发展、战争形态演进、作战方式变化的步伐,大力繁荣军事理论,进一步坚定敢打信心和必胜信念,始终保持披坚执锐、勇往直前的胜利精神,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作者单位:总参军训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