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钛工业期盼走出“严冬期”(2)

摘要: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自主创新力不足是制约我国钛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我国钛行业结构性过剩现状亟需调整。在2014世界经济继续处于弱增长格局,全球钛行业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我国钛工业正在陷入“高产能、微利润、低需求”的严冬期。

转型升级 实现钛产业集约化、可持续发展

钛的特征及优点决定了其具有广阔的新兴应用市场,我国钛工业如能抓住战略机遇期,占领技术和市场制高点,就有可能成为这一新材料领域的引领者。专家表示,要实现这一目标,扭转当前钛产业产销低迷、利润下滑的不利局面,需着力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以创新为核心驱动钛产业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春晓认为,从中国钛产业发展现阶段来看,应将重点放在“工艺创新”。通过工艺创新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的同时,逐步降低我国钛产品的价格,例如钛材的循环利用等。同时,开展钛企业与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在技术研发领域的深度合作,以创新发展数字工艺为中心进行转型升级,驱动钛产品持续向高端发展,使企业真正掌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技术。

3

(图片说明: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医生展示利用3D激光打印技术制成的钛合金人工椎体。)

国家工信部安全生产司司长肖春泉表示,“调整生产结构,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与推广应用,从长远来看,其机遇一定会大于阵痛。”

二是以“互联网+”为依托,打通渠道,实现集约化发展。干勇认为,目前我国钛合金的大数据整合工作亟需完善,需建立钛企业产品、产能、人才、质量等级档案资料,形成企业信息库,方便实时查询企业情况。通过信息共享,建立全国钛企业互联网合作平台,打造产品资源联合体,打通钛产品生产企业上下游壁垒,实现资源和装备的合理搭配,以整体形象和品牌主动与国际钛仓储商进行信息对接。

三是通过政策引导,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行业发展规划及相关措施。专家建议,首先应从政策层面引导钛产业走出“粗放式”发展困局。停止审批钛冶炼、加工的简单扩能项目,支持和鼓励部分非流程方式生产的海绵钛企业进行流程改造,以增加其后续发展能力。加大对钛产业技术进步改造的投入,重点对新产品、新应用及节能减排项目予以扶持,促进行业产业结构升级。其次,拓宽钛行业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有技术实力的企业上市融资,对钛行业的技术改造、重组,并购项目在发行股票、企业债券和银行贷款方面予以支持。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