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需要培育“四高”人才队伍

新常态下需要培育“四高”人才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杭州高新企业考察时指出,要立体化地培育人才,特别是对高端的尖子人才更要爱护。有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培养人才,开发人才,既是当今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是一个极富战略意义的重要课题。尤其新常态转型经济下的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全面而深刻的变革,与此同时,社会结构将日益复杂,利益格局将有深刻调整,思想观念将不断发生变化,价值追求也将呈现日趋多元化的特征,这直接导致宏观经济中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增长途径、公共管理部门以及微观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与过去相比,都将发生深刻变化。

在新常态背景下,人才管理所依赖的社会、文化、技术背景和组织制度都发生了演变。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新常态转型时期人才的新标准及能力需求,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人才管理体系,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高自律性、高素质、高积极性、高协作性的“四高”人才队伍。

高自律性:人才的首要标准

自律,指个体的自我克制、自我约束及自我改善。高自律性意味着在履行职能、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意识。古人历来注重自律,无论孔子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还是荀子的“君子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务积德于身而处之以遵道”,都强调自律的重要性。新常态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管理问题日趋复杂,企业竞争环境动态变化,人民群众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愿望也愈显强烈,与世情、国情、民情呈现多元化格局相伴随的各类矛盾进一步凸显,而用来协调社会关系的外部“他律”建设却往往滞后,由此形成巨大的社会管理成本和经营成本。可以预见的是,“他律”的完善与健全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讲,自律的价值异常珍贵。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都特别强调道德与自律的重大意义。他在河南考察时就提出,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

自律的基础是信仰和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高自律的人才,是以事业心、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人生理想和价值观作为基础的。自律并非用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工作和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自律的前提是诚信,诚信是真实可靠的信用,也是一种道德自律。自律还需要职业规范性和职业共同体作为保障。职业共同体是以专业为基础自愿结成的众多团体组合而成的,它的存在有助于形成通行的自律标准和职业规范,尤其对于具有高度创造性和个体性的活动,需要由个人做出独立判断和行动的职业,职业共同体的行为规范更有助于自律意识的养成。

高素质:人才的能力基础

素质指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表明“能够做”的能力,体现了人力资本的属性。素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工作所需素质的典型行为表现,对工作的实际绩效必须是有显著贡献的;二是取得这种绩效所需的个性特征应该不仅仅是表面特征,还应包括深层次的一些人格特质,如价值观、态度等。前者强调以绩效为导向,不同工作的高绩效可能对行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而后者强调深层次人格特质所表现行为的重要性,认为深层次的个性特质可以在不同的工作情景下产生高绩效。

对转型期的中国而言,复杂多变的环境要求人才必须具备在不同情景下高效完成工作的能力。对于不同人才群体,既要具备能够履行本职工作职能、服务他人、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能力与职业素质,又能够科学地、创新性地、前瞻性地、高效率地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难题的高技能。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