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切莫丢下“银发族”(3)

“互联网+”切莫丢下“银发族”(3)

网络时代,谁来扶老人一把

十几年前互联网开始兴起,老人便陷入了脱离互联网的危机,如今移动互联网再次兴起,融入到现代社会挂号、买票、打车的方方面面,老人与互联网之间仍有着厚厚的隔膜,生活上的不便越发明显。在年轻人用手机几秒就完成转账时,老人们还在银行窗口前苦苦排队数小时。当人们用打车软件轻松叫车时,一辆辆的出租车却从挥手的老人身边远去。

老年人接受新网络时代依然有难度,科技给公众带来便捷的同时,却忽视了这一群体。为老人保留一些慢节奏、浅理解、易办事的传统生活空间,能让他们感到舒适很多。去年年底,全国老龄办等24个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到燃气、电信、邮政甚至银行均要开设老人窗口,但记者发现此意见并未完全落实。

想转个账:去银行苦等一小时

在深圳百仕达小区附近的一家银行内,正是业务高峰期,坐在轮候椅上的人们八成都是老人。68岁的杨阿姨不断看着手表,因为她的前面还有14个人,再过一个多小时,她就得回家给儿子做饭了,如果还办不完业务,就只能下午再来。

杨阿姨说,这次来银行办理的业务是给一个远方亲戚汇钱,不过她不想让儿子知道,虽然儿子用手机很快就能搞定。“我只用存折,以前在ATM机上用过,输错过几次,就不敢用了。”杨阿姨说,自己在银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给别人寄过一次钱,后来因记性不好,又忘记了使用方法,所以也不敢再给银行工作人员添麻烦。

这里银行只开设了两个现金业务窗口,业务办起来也并不是很快。杨阿姨坐了半个小时,腰腿也有点酸,出去活动一会才又回来等,一小时后她终于给亲戚汇去了3万元。

王洁是这家银行的大堂经理,她表示,银行已经要求他们在遇到老人时要主动上前询问他们的需求,如果他们需要用ATM机,也要保证有工作人员在旁边。“不过老人不喜欢用取款机,而更愿意去柜台办业务。有时候看到他们等得很急,但也没有办法。”

想去看病:不会预约只能排队

在深圳市中医院,住在福田区的56岁的罗阿姨,因为腰腿不舒服,来这里看风湿门诊,子女并没有陪在身边,她一人慢慢排着队。

罗阿姨曾经试过电话预约,但是基本上都非常难预约到。女儿曾经教她使用一款手机软件预约,但是自己也始终没有学会,因为手指太抖,使用智能手机往往按键按不到位置。所以每次网络预约,都是女儿替她代劳,但是罗阿姨有时候也不愿意耽误女儿的时间,所以会自己来医院。

在该院门诊部的一、二楼均设有两个“优先窗口”,写明“老年人、残疾人和军人”优先。另外,持老人证在其他窗口也依然可以优先挂号。不过其他老年人也都排着队,罗阿姨只能跟在后面慢慢等。

罗阿姨最终拿到了上午最后几个号。“这算幸运的,有时来得晚根本拿不到号,专家号就那么几个,很难拿到。

罗阿姨也尝试用过一些医院的自助终端预约机,但是她发现医院里也没有多少人会去用,也没有工作人员上来教她怎么用。

在深圳市人民医院门诊部,这里的挂号处设有专门的老人优待窗口,但优待窗口前也排着很多年轻人,而一些老年人却在另外的窗口排着长队。老年优待窗口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