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切莫丢下“银发族”(4)

“互联网+”切莫丢下“银发族”(4)

想学上网:眼力记忆力都不够用了

其实老年人在面对网络对生活的冲击时,显得非常无助,他们此时在心理上更需要旁人的帮助。深圳市罗湖区公安局第二接待大厅与一家老人日托机构都在同一栋楼,由于这个大厅每天发放400个号,很多老人不会网上预约又拿不到号,不少老人都会前往这家日托中心咨询怎么去网络预约。

但是现实中,让老人真正学会使用互联网又是非常艰难的,对于老年人来说,学会使用互联网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去老年大学学习,老年大学的电脑班普遍都没有书法、文艺班火热,老人们报名电脑班一开始会非常踊跃,但是之后留下来的却很少。

杨蒋银是华龄日托服务中心电脑班的教师,他说:“他们开的电脑班报名时会有20多个老人,但是最后留下来的只有五六个。”主要原因在于老人的眼睛和记忆力都不够用,学习电脑已经相当困难,今天教的,明天就忘了。

产品可以更“傻瓜”

互联网技术的一些细节依然可以再改善,比如通过放大手机的字号,让老年人能够使用手机;通过让电脑和互联网产品有读屏功能,让老人易接触并明白理解互联网产品的运营模式,同时“傻瓜”化一些产品的操作模式,让老人可以轻松上手,不再对科技产生恐惧。

“互联网+”不应落下白发族

截至去年底,我国老龄人口已接近2.12亿,占总人口的15.5%,预计到2055年,这个比例将达到35%,届时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这也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市场等待开发。其实,围绕银发族,互联网可以“加”的产业众多,生活性服务业、养老产业、老年人医疗保健等都大有可为,只是一些现实因素阻碍了白发族触网的脚步。居家休闲,一些智能电器功能复杂、操作繁琐,老年人尤其是文化不高的老年人很难掌握;生病就医,微信挂号、网络预约等方便快捷的新方式对老年人来说却“麻烦”得很。随着基本公共服务的网络化,如何让老年人享受到实用互联网产品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在“互联网+”时代,要消除老年人对互联网的恐惧感,让他们参与到“互联网+”的潮流中来,其实还是有很多渠道的,有些网友手绘了上网教程、手把手教老年人使用网络工具,有些商家开发了一些操作简便的应用。与此同时,相关产业行业也要利用互联网理念、技术与资本,实实在在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比如,通过大数据挖掘,准确捕捉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推广线上线下互动,对老年人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行引导,为老年人提供更丰富便捷的养老服务;鼓励专业的第三方电商平台加强与社区服务企业的合作,推进服务网络建设进社区,逐步形成医疗保健上门服务等。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