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新型城镇化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3)

落实新型城镇化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3)

四、大力推进区域联动

在我国进入城市群发展的城镇化新阶段,大力推进区域之间的协调、联动,是城镇之间功能互补、资源整合、要素活跃、优势共享,形成聚合效应的关键环节。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联动,需要在区域之间按照尊重市场、以人为本的要求形成协调、联动发展的共同基础,譬如:(1)功能布局科学。城市群之间和内部的功能定位应该互补,区域产业的上下游鼓励集群,城、镇节点布局合理。(2)公共服务相通。相关区域之间交通等城镇基础设施和医疗、教育等公共事业的建设以及社会保障等应统筹联动。(3)生活成本趋同。同一城市群域内的行政性和交通、电讯收费等公用性生活成本应逐步同城化。(4)行政管理互认。对同一城市群域内的工商、税务等公共管理的原则和结果应逐步一致、互认。

五、深化制度改革、创新

前述种种观点和设想大多有赖于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得以实现。对当前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关的主要制度创新思考如下:

1.制定促进区域之间产业合理转移的政策措施。这项工作涉及产业跨区域转移,需要有国家层面的政策协调和支持。形成有组织、有政策、能共赢的区域间产业转移、优化和升级,比简单的“政府招商引资”更有意义,也有利于农村转移人口流向、分布的合理化。

2.强化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包括:建立中央政府领导下条块结合的全国分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监督体制与机制,同一城市群内以块为主、城市群之间以条为主协调;统筹和协调城市群的功能定位、总体规划制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包括:构建符合城市群发展规律的公共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和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区域统筹制度。

3.从城镇化工作入手建立政府财权、事权匹配机制。明确各级政府落实新型城镇化任务所必须的相关权限,将规划、监督权相对集中,贯彻、实施权适当下放;同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财政分级管理体制,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的透明度;完善地方税体系,将地方税的征免权限回归地方人大,发挥地方税种在中、微观经济中的杠杆调节作用。

4.建立和完善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投融资制度。借助政府与市场、直接与间接、境内与境外并举的多种渠道,建立和完善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机制。其中:一是加大政府政策性融资的力度,尤其是对于公共土地储备等周期长、前瞻性投入的支持。二是完善BOT、TOT、DBFO等广义PPP模式的体制、机制和法规,公平市场准入,发挥社会组织的市场组织、动员作用,充分利用好世界银行贷款等境外低成本资金。三是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包括:设置并且强化政府债务警戒线,完善政府偿债机制,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体制和机制、政府信用约束机制、全过程的建设质量监控体系等。

5.结合城镇化有序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序深化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将新型城镇化和土地制度改革的试点相结合,通过城镇化和土地改革的统筹互动,重点探索农村建设用地、承包地和农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确权及其与农民转移城镇后的户籍、保障、收入等挂钩的改革,根据试点的成果,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

6.建立和完善合理、规范、多元的社会保障机制。通过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的结合来探索合理、规范、多元、可持续的城乡社会保障机制新路。包括:农民社会保障来源与其农村承包地征用、流转收入挂钩,农民的城镇保障房与其农村宅基地置换的机制;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医疗、养老等保障制度,等等。

7.切实建立城乡和工农的支持、反哺机制。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结合城乡一体化、工业结构调整去库存,因地制宜建立和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既可扶持三农、促进城镇化发展,也能够拉动内需。

8.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和落实户籍制度改革需要:一是以农民就业或拥有城镇财产性收入为基础;二是以完善保障机制为条件;三是以与农村土地改革结合为机制;四是以农民自愿为原则;五是小城镇的户口酌情放开;六是大中城市实施落户积分制的改革。避免就户籍论户籍,流于形式和赶速度。

9.加强后城镇化的管理。农村地区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以后,在居住环境、工作条件、家庭收支、生活方式、行为养成、社会关系、行政管理等各方面都将发生根本的变化,将会有一个适应、融合的过程。因此,在大规模新城镇化建设的同时,需要及时研究和建立后城镇化的治理、辅助制度。

10.探索城乡结合部的治理机制。针对国内外城乡结合部问题出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从城市布局科学、人口合理疏导、公共服务到位、社区管理加强等角度入手,建立、完善相关制度。

11.完善自上而下的规划执行硬约束机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完善自上而下的规划执行硬约束机制,杜绝规划在执行中走样。具体包括:因地制宜细化国家城镇化规划的目标,完善各项规划解释、调整的核准制度,建立规划执行的监督、考核和奖惩机制。

12.加强和完善制度加科技的廉政建设机制。在面广、量大、环节多的城镇化建设中,要做到廉政公正,需要突出重点,针对评估、补偿、招标、出让、建设、规划、验收等重点环节,运用制度加科技来加强和完善廉政建设机制,使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实现农民进城安居乐业、城镇建设美丽富饶、经济转型科学发展、机关干部洁身自好。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