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遵纪守法,提升道德修养
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厉行法治 ,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推进各项治国理政活动的制度化、法律化。
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之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个问题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涉及党和国家能不能永葆生机活力的大问题。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员精神家园,不断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抓好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党性教育,抓好道德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理论上的坚定保证行动上的坚定,以思想上的清醒保证用权上的清醒,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今天我们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的伟大斗争,全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深刻警示,牢记“两个务必”,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着力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自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在这部分我还想说党员是一个荣誉称号,但是又不能仅仅停留在荣誉称号这上面,那样就没有意义了。他也不是一个皇冠,他是老百姓赋予我们非常切实的东西,我们要把它看的重一点,好一些,把事情做的多一些,真正以党员的要求把工作做好,学习努力和同志们团结好,给人们体现出一个发展的榜样,和谐的榜样,真正的体现出我们党应有的作用。我们要遵循习总书记的要求,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增强党性修养,既注重理论学习,又注重向实践学习,向榜样学习,向群众学习,牢牢树立党章意识,遵纪守法,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四、吸收优秀群众入党
基层党组织不仅要教育管理党员,而且要不断吸收优秀群众入党。吸收优秀群众入党也是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是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实现党在现阶段的政治任务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大问题。
吸收优秀群众入党有两个基本的依据,一是党章,主要是党的十八大制定的新党章;二是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还有一个依据是2013年中办下发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
2014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要求全党遵照执行。细则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党建总目标,总任务和落实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党建科学化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发展党员的重要遵循。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经常性重要的工作。1990年中央组织部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对规范发展党员工作保证发展党员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过去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对发展党员带来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此同时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党员的规模大大扩大,从1990年初全国党员总数4900万到2013年底全国党员总数超过8600万,数量的急剧增加对党员的发展、党员的质量提出新的课题和挑战。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这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利益“藩篱”、制度“天花板”等一些硬骨头,我们都要靠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和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先进队伍才能够啃下来。另外,从目前党员发展的环节来看,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总结实际在发展党员工作实践中创造不少务实管用的办法,积累了一些成熟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一些党组织在发展党员的时候放纵了政治思想方面的要求,急于完成人数规模,在质量上有所忽视,有的党员缺乏党员意识;有的党组织发展党员缺乏系统的总体的考虑,导致党员发展存在结构性问题,一些机关党员“富余”,而基层一线和新的社会领域党员的“占比”太少;有的党员干部甚至认为只要把经济搞好了,推动经济增长了就可以入党,把入党的标准简单化,对理想信念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要求不够严格。又比如,有的同志总是有意无意地认为党员越多越好,党组织越大越好,忽略了党不是一个无限膨胀的组织,党作为先锋队、党员作为先进分子,在全国人口中只能占少数,不可能成为多数。党员数量“粗放式”扩张、党组织规模无节制膨胀,不仅管理难度会越来越大,而且发挥的作用会加速递减。
因此,1990年制订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形势任务变化的需要了,新《细则》是中国共产党应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挑战做出的重要部署,是从源头上提高党员质量、保持党员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举措,是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遵循。所以,今天我主要是从如何把握新《细则》精神这一方面来谈一谈如何吸收优秀群众入党,此外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也谈一谈进行党员发展的一些具体的体会和做法。
(一)提高质量是发展党员和优化结构的关键
新《细则》的内容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体现了实践探究的新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党员队伍建设做出了一系列的新的重大部署。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这在我国的历史上那是绝无仅有的。2013年2月,中办印发相关文件对严格发展党员规程、提高发展党员质量提出明确的要求。这次新细则的制定正是依据上述精神和党章,对发展党员工作有关内容一些补充和完善,将党中央提出的“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写入总则,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教育考察提出了新要求,细化了在流动人员中发展党员的要求,进一步严格了预备党员审批权限,对追认党员的标准和程序做出规定,强化了党组织的领导责任和把关作用。修订后的《细则》坚持以党章为依据,充分体现了党章对发展党员工作的新要求;体现从严要求,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考察;突出了问题导向,针对在流动人员中发展党员等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明确规定。总结实践经验把各地区,各部门创造和积累的成熟做法和经验吸收进来,强化党组织责任,严肃工作纪律,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把关作用,注重务实管用,既增强相关规定又从实际出发,简化了一些程序。
《细则》提出了发展党员的新16字方针,即“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与原来的“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16字方针相比,把“保证质量”改为“提高质量”,把“改善结构”改为“优化结构”,对发展党员质量和整个党员队伍结构的优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16字方针新增了控制总量的要求,《细则》规定,“坚持慎重发展、均衡发展,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坚持入党自愿原则和个别吸收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禁止突击发展,反对‘关门主义’”。这意味着在党员发展的总量控制上,发展党员比例要有所降低,更加注重质量,注重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考察,要优中选优。新的16字方针还增加了“发挥作用”。这意味着要阻止把一些不犯什么错误,但也不起党员作用的人发展入党,要求党员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总之,新16字方针以控制总量为重点,实行发展党员工作总量控制,使全国党员数量年均增长控制在适当速度(大约在年均1.5%,这是未来10年的规划),党员队伍要保持适度规模;以优化结构为关键,根据不同群体行业和岗位特点,确定发展党员的重点,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坚持党员标准,加强培养教育,严格日常管理,严肃纪律要求,着力解决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以发挥作用为目的,引导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立足本质、干事创业,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发展党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那么,《细则》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提高发展党员的质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高质量合格党员的标准,在党章和相关的党内法规中有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我在第三个问题自己的工作体会中也会有一些论述,这里不在赘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