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国家科技安全要做哪些顶层考量(3)

维护国家科技安全要做哪些顶层考量(3)

二是科技自主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面临的科技国情不容乐观。科技专家参照国际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论方法,选用12项核心指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2001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居于第28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与我国当年的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六的地位极不相称。

三是缺乏像美国那样世界顶尖级的领军人才和机构。美国是当今世界科技实力最强的国家,迄今为止,美国共有 30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居世界各国之首,尤其是自20世纪 80年代以来,在自然科学领域(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美国以压倒性的多数获得诺奖(远超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如今,美国的大学汇集了全球 70%以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50%以上的菲尔兹奖获得者,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图灵奖更是几乎被美国人垄断。从麻省理工到加州理工,培养了全世界最好的工程师和最顶尖的科学家。全球十大科技顶尖公司,美国占据了八家。而中国在此方面仍是望其项背。

科技资源安全令人堪忧

科技资源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家科技安全的一项基本内容,是因为科技资源代表了国家科技发展的潜力和未来,如果科技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如科技人才大量外流、科技信息大量泄密),将直接影响到科技实力,影响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到国家安全的各个要素。

一是科技智力资源安全面临新挑战。人才是智力的载体,也就是智力资源,是科技安全的最重要保障。科技人才资源是一国科技竞争力的最重要指标,事关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因此,人才安全是科技安全的决定性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越来越成为强军兴国的主要资源。当今,中国科技人才流失严重,“楚才晋用”现象令人担忧,因此,保护科技人才安全已经成为维护国家科技安全的重要内容。

二是科技人才结构不尽合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出台了各项政策措施,促进了人才资源结构的优化。科技人才断层现象基本得到解决,但分布和结构仍不够平衡。从素质结构上看,我国中低级人才比例较大,高级别、复合型人才短缺,特别是高新技术、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从行业分布看,我国人才主要聚集在国有部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非国有部门、企业人才不足。从区域结构看,东、中部地区人才多,西部地区人才少。从年龄层次上看,中高级技能人才老化现象严重,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和高级技能人员的缺乏程度已经影响到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

三是科技情报保密不力。当前,科学技术情报越来越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焦点,科技秘密的泄露将给国家安全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随着计算机普遍地应用到各个领域,窃取信息的手段越来越多,信息安全防护的难度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科技保密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突出表现在管理体制不完善、科技定密不准、公共网络中科技信息泄密严重、对外科技交流保密管理滞后、科技涉密人员管理不善等,对国家安全与利益构成潜在的威胁和影响。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国科技保密管理体制,切实加强公共网络保密管理、对外科技交流保密管理以及涉密人员管理。同时,要逐步转变科技管理部门、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等公共部门的保密管理职能,强化保密工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