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日本社会围绕战争责任的思考和反省并非一帆风顺,国内始终存在不肯承认侵略战争责任的政治势力。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取得战后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要求进行“战后政治总决算”的保守思潮抬头。所谓“总决算”,即强调战后日本对国际社会的贡献而掩盖战争时期的侵略行为。一些政治家公开发表否认战争罪行的言论,通过参拜靖国神社表达日本崛起的心声,冲击了刚刚走上正常轨道的东亚国际关系。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日本政治人物为历史翻案的倾向更加严重。上百位议员组成“历史研讨委员会”,对1993年当选的细川护熙首相关于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战争的发言进行攻击和责难,认为承认侵略战争的性质就是“自虐”。他们以所谓总结历史,建立“光明史观”为名义,从原因、过程、结果等诸多方面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翻案;阻止日本国会在1995年通过反省侵略战争责任的“不战决议”;呼吁政治家参拜靖国神社;否认以“从军慰安妇”等问题为代表的日本战争犯罪。凡此种种表明,战后50周年之际,日本社会出现了阻挠反省侵略战争的强大逆流。
究竟是将历史的包袱一直背下去,还是真诚反思历史、担负起道义的重任?日本反省战争责任是否有光明的未来?这是决定日本将向何处去的严肃问题。正当日本政治需要作出选择的时候,村山富市先生于1994年当选为日本首相,他顶住逆流在1995年8月15日发表了谈话:
“我国在不久的过去一段时期,国策有错误,走了战争的道路,使国民陷入存亡的危机,殖民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和痛苦。为了避免未来重犯错误,我就虚心地对待毫无疑问的这一历史事实,谨此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同时谨向在这段历史中受到灾难的所有国内外人士表示深痛的哀悼。”
“今天,日本成为和平富裕的国家,因此我们会常常忘记这和平之可贵与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把战争的残酷告诉给年轻一代,以免重演过去的错误。我们要同近邻各国人民携起手来,进一步巩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为此,重要的是同这些国家建立基于深刻理解与相互信赖的关系。日本政府将本着这种想法,开展在近代史上日本同近邻亚洲各国的关系的研究,并扩大同该地区的交流这两个方面的和平友好事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