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力疏解非首都功能(2)

北京全力疏解非首都功能(2)

摘要:作为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如何落实?近日,北京市委全会审议通过了北京市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首次向社会公布: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聚焦通州,加快市行政副中心的建设,2017年取得明显成效;严控新增人口,2020年人口控制目标在2300万以内,中心城区力争疏解15%。

通州未来大有可为

通州区,距离天安门广场只有20公里,是北京唯一与天津、河北都接壤的行政区,自古就是京东交通要道,有着“九重肘腋之上流,六国咽喉之雄镇”的美誉。

2005年新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就提出加快建设11个新城,重点发展通州、顺义、亦庄3个新城。2012年,北京首次提出,将通州打造成为城市副中心。在2013年、2014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明确要求加快通州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北京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州建行政副中心,绝不是大规模的“造城行动”,而是发挥两大作用,一是疏解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二是带动区域发展。无疑,通州行政副中心的确立和规划建设,是北京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破解首都“大城市病”、实现功能疏解的关键举措。

作为行政副中心,通州的交通是老百姓最关心的切身问题。现在开通的京通快速路、朝阳路、朝阳北路、八通轻轨、地铁6号线、7号线和两广路延长线等,已将通州和北京市区连为一体;而京通快速路、京津塘、京哈、京沈高速、通顺路、京承铁路、京秦电气化铁路等,则将京津冀连在了一起。

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表示,未来通州还将规划建设10余条轨道交通线路,通州有望成为北京轨道交通网络最密集的新城,北京地铁有望直通河北省的燕郊、固安、涿州,形成京津冀一小时生活圈。

目前通州区正加紧道路交通、能源供给、环境保护、现代通信、公共服务等五大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通州区委书记杨斌表示,通州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京建设和谐宜居之都中,承担着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通州要乘势而上,全力推动建设好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盘子里,进一步谋划好通州建设全局,以更高标准全力推进通州城市建设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为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