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科建设如何走出新路(3)

高校学科建设如何走出新路(3)

高校规模不在大小,关键在于优势和特色;学科建设不在齐全,关键在于实力和创新。重点学科建设必须突出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新。其中,“人无我有”是特色的特殊层面。只要人无我有,无论实力是否强,研究是否前沿,都可看作学科建设中的特色。对于人无我有的学科,最重要的是要看准学科发展方向,提出跨越式发展思路。“人有我强”是一般层面,学科建设特色更多反映在实力上,反映在学科群的综合协调发展上。学科竞争最终要看实力。“人强我新”是学科建设中的最高层面,它强调创新水平和领先地位。

在培育学科特色方面,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威尔逊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曾说:“普林斯顿不像哈佛,也不希望变成哈佛。反之也不希望哈佛变成普林斯顿。”意思就是说各校有不同的学科特色。尽管当前世界一流大学大多是综合性大学,或者在朝综合性迈进,但并不是说它们的所有学科均为一流学科。在世界一流大学中,哈佛大学的一流学科是法学、医学;斯坦福大学一流学科是心理学、电子学;剑桥大学一流学科是物理学、生物学;牛津大学一流学科是数学、政治学。一所大学如果能在整体学科水平较高的基础上,有一两个学科具备一流的影响力,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加州伯克利原校长田长霖先生曾这样讲:“世界上地位上升很快的学校,都是在一两个领域首先取得突破。”因为一所学校不可能在很多领域同时达到世界一流,一定要有先后,要想办法扶植最优异和最有发展前景的学科,把它变成全世界最好的,待它有名气了,其他学科也会自然而然地跟上来。

重点学科建设还要发挥领军人才的重要作用。牛津大学因为罗素的哲学成就,使牛津大学成为当时世界哲学研究中心。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当年就因为引进了爱因斯坦,加州理工学院就因为引进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名校。德国洪堡创立的柏林大学的成功也是因为聘请了黑格尔、谢林、雅可比等一批世界级大师。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培养学科带头人、名师、名家,也是学科建设的关键所在。

 (作者系山东省人民政府参事,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