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

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

——绿色化系列谈之三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推进绿色化,已成为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从实践看,推进绿色化,不仅要在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方面下功夫,还必须大力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推进绿色化,已成为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从实践看,推进绿色化,不仅要在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方面下功夫,还必须大力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当前,我国进入到工业化后期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全国人民的现实需要,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成为主流价值观至少应包含如下特征:

全体人民应该具有普遍的“生态共识”。生态文明重要意义得到普遍认同,“生态”内化为全体人民无意识的自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成为共识,整个社会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新风尚。

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向绿色化转变。在生产领域,积极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在生活领域,全民的衣、食、住、行、游等各个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

形成比较成熟的生态文明制度化体系。伴随着我国制度建设的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越来越完善,形成打造美丽中国的“制度屏障”。

生态文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要素优势。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生态优势加快向经济优势转化,绿色产业带动整个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的着力点

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使人们在思想上、行动上切实践行绿色化,并形成约定俗成和制度化的行为准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当绿色化与自身利益产生矛盾时,非主流意识往往会代替主流意识,阻碍绿色化进程。因此,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使生态文明理念成为人们自觉的行动,需要不断地进行思想引导和行为规范。

在内容层面,强调生态文明价值观就是我国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中的“文明”,本身就包含着生态文明之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把生态文明作为重要内容。

在国家层面,建立完善一系列政策、法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同时,通过大力倡导、广泛宣传、深化教育、行为约束等手段,使生态文明成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自觉行为。

在社会层面,制定一系列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市民公约和乡规民约,通过各种群众性、公益性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积极主动维护生态文明。

在个人层面,每个公民都应该通过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绿色化的丰富内涵,并在工作生活中身体力行,时时处处讲生态、讲绿色、讲环保。

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应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深处,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体现在广泛的实际行动中,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相结合。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京津冀在环境建设上付出艰苦努力,提供强大的生态支持。因此,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强化生态文明意识,以建设区域间生态屏障为重点,切实把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率先突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既定目标的实现。

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近年来,我省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资源环境压力,化解过剩产能、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任务艰巨。实践表明,只有践行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依靠绿色技术提升产业层次,走低碳、绿色、循环发展之路,才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城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但传统的城镇化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必须用以人为本、生态型、集约型的新型城镇化代替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的传统城镇化。在实践中,必须把生态文明作为一个重要要素,贯彻到新型城镇化整个发展过程,建设生态宜业宜居的新城镇。

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美丽乡村既需要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富有特色的乡土文化,还需要有风光优美、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当前,许多地方的农村人居环境距美丽乡村的要求还相差很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事实证明,只有不断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建设新农村,才能使我们的乡村更加美丽宜人。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