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改革:着力惠民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十八大后与中外记者亲切见面时,习近平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而民生问题,就直接事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一些多年未能解决的问题开始破冰。
比如医疗改革。今年4月,国办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在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中第一项就提出公立医院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在全国所有的县市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在全国100个地市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还要求在江苏、安徽、福建、青海开展省级的综合医改试点工作。
比如教育改革。去年,国务院就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计划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的高考录取率,同时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按照计划,到2017年,我国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3年的6个百分点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要有明显增加。
而在公认的难题——户籍改革上,国务院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意见》,着重建设“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份出台了户籍改革方案。多数地区以2020年为时间表,明确提出了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驻人口落户的具体目标。
比如,广东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1300万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广东城镇落户”;江苏提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到5个百分点”;重庆提出,“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
就连居民身份证的异地受理挂失和丢失招领这样的“小事”,也登上了8月18日的中央深改组第十五次会议。而诸如中国足球、媒介融合、科研资金管理等多个领域的事项,也进入了中央顶层设计的视线范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