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文艺五大特点评述

中国网络文艺五大特点评述

核心提示:目前文学精英和思想精英,在互联网的文艺生态中创作和发声的意愿、本领都明显不足,这种状况需要改变。对网络文艺作出有数量、有质量的评价、研究,挖掘其中对社会主流价值观有积极作用的部分,加以关注和解析,促成其高效传播和正面影响,是知识界的分内之责。

《琅琊榜》

《花千骨》

《盗墓笔记》

在未来数年内,中国将“大力发展网络文艺”。这是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上释放的重大信号,并写明在《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之中。事实上,早在去年10月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即打破惯例,邀请2名网络作家参加。这被视为中央高层对网络文艺极为重视的一大信号。

在“网络是重中之重”的时代,网络文艺日渐成为中国文化政策的关注焦点。什么是网络文艺,它的发展状态和趋势如何,备受关注。

网络文艺走过16年

网络文艺到底是什么?目前,学界并无精确的定义。而提起它的具体形式——如网络小说(文学)、网络自制剧、网络动漫、依托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等,大部分网民都不陌生。

从1994年4月20日互联网接入中国,到1999年网络文学代表作《第一次亲密接触》出版,从依托传统出版行业到线上自负盈亏,网络文艺的发展道路越走越清晰,创作和盈利模式也日趋成熟。而1999年这一年,可称作网络文艺元年。

依托中国庞大的网民数量,到现在,网络文艺的用户和产业规模已蔚为大观。以网络文学为例,来自市场研究机构易观智库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收入规模达46.3亿元,较2012年大幅增长66.7%。预计在2015年,网络文学整体市场规模将突破70亿元;截至2013年底,网络文学用户达到4.3亿人。这意味着,3个中国人中有一个是网络文学的读者。

由网络文学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也大都获得市场认可。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底,有114 部网络小说的影视版权被购买,其中90部计划拍成电视剧,24部计划拍成电影。

网络文艺发展分前后两个阶段。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分析称,2003年网络文艺“VIP制度”的建立,是网络文艺的一个重要节点。在此之前,网络文艺属于文青阶段,特征尚不明显,而“VIP制度”的建立,则使网络文学形成了一套依靠网络生产内容、获得利润的机制。

以今年上半年热播网剧《盗墓笔记》为例,该剧定档于6月12日由爱奇艺网独家首播,每周五更新一集,但爱奇艺VIP会员在7月3日就可以观看全集,这为该网短时内吸引大量付费VIP用户。

网络已逐渐成为一批作者和作品实现名气发酵和商业价值的重要平台。与之相伴,网络文艺创作和其衍生品开发,在近几年呈现井喷之势。

2013年国产电影票房冠军《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2012年最火的电视剧《后宫甄嬛传》,2011年国产电影票房冠军《失恋33天》,近期《花千骨》《盗墓笔记》《云中歌》《琅琊榜》《鬼吹灯》等炙手可热的影视作品都改编自网络文学作品。网络小说的衍生品涵盖了电影、电视、话剧、图书、音乐、游戏等多种大众艺术的表现形式。

责任编辑:赵思齐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