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贫成效国际公认
与两年前比,今天的驼巷村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坑坑洼洼的黄土村道如今都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土坯房、土窑洞都改造成了红砖大宅院。
“要扶贫减贫,首先要弄清贫困人口在哪里、谁是贫困人口。减贫首先要切实解决扶贫工作存在的‘漫灌’问题,改‘漫灌’为‘滴灌’,把宝贵的扶贫力量用到最急需的地方。”刘永富说。
“一看房,二看牛和羊,三看劳力强不强,四看儿女上学堂。”在西海固地区乡村,只要提起贫困户识别口诀,人人都能脱口而出。“贫困户认定,都要经过‘三审两公示一公开’程序。每个村谁最穷,老百姓最清楚。这个办法,总能把最穷的人找出来。”刘永富说,按照“两公示一公开”的程序,扶贫部门在全国共甄别出8900多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已经完成。张彩霞和驼巷村另外260户就是这样被认定为贫困户的。
按不同的致贫原因,各地扶贫部门分类施策。针对因病致贫的,开展健康扶贫行动,提高贫困人口新农合报销比例,联系大城市医院包县。不仅治病,还从普及卫生知识、培训当地医务人员入手,开展防病、治病工作;针对缺少发展资金的,设立专项扶贫资金,开展扶贫信贷。贫困户发展产业,贷款5万以下,3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针对缺文化技术的贫困户,国家提供免费职业教育,东部对口解决就业;对于那些居住在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人口,则实行整体搬迁;没有劳动力或残疾的,就靠社保低保兜底解决。
据国务院扶贫办透露,目前全国已向12.8万个贫困村派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一组数据显示:2011年11月29日,我国宣布将扶贫标准调整为年收入低于2300元,比以前提高了92%,贫困人口数量因此大幅增加。即便如此,到2014年末,我国新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又成功减少了约5000万人。“1990年以来到2014年,按照中国现行扶贫标准衡量,我们的贫困发生率从70%多降到去年的7.2%,减贫成效国际公认。”刘永富说。
我们有理由相信,到2020年,共同富裕的美好中国梦一定能变成现实!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