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如何通过可持续率先转型(3)

京津冀地区:如何通过可持续率先转型(3)

摘要:京津冀地区(北京、天津、河北)突出代表了可持续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最近,中国政府将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列为重点,以期带动地方发展。河北省拥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几个钢铁企业,也有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几个城市,已成为政府提高产业效率、控制空气污染的重点地区。

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虽然有人认为,减少工业排放的唯一方法是抑制经济增长,但事实上,减排与发展经济完全可以相互促进。

工业部门增效不仅可以减少排放以及相关的经济成本,而且可以通过减少燃料支出来节约开支。由于中国经济过度依赖重工业和投资,因此向服务和消费行业过渡不但具有减排潜力,还可以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及长期增长。

如前所述,钢铁行业是节能减排政策的合理首选。近20年来,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到2010年,炼钢消耗的一次能源占全国制造业的27%。

对严重依赖钢铁行业的京津冀地区而言,该行业的升级对改善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尤其重要。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节能技术和行业优化提高效率(许多是政府强制项目),全国钢铁制造业的能耗都有所降低。根据2012年对50家钢铁企业的分析,在1994年至2003年期间,钢铁部门的能源效率提高了60%,而且仍有继续提高的巨大空间。

鼓励进一步技术升级和提高能效的政策措施,包括余热回收、提高生产和监控的自动化程度,以及预防性维护等,都是优化工艺流程及减少碳排放的可选办法。

中国还可以在“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继续提高钢铁制造业的能源效率。生产自动化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预测,在2014年至2018年期间,中国将在制造业自动化项目上投资90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中国的工厂自动化市场规模在3~4年内增长一倍。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李丹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