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清洁能源产业
推动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除了提高产业效率以外,新兴产业也正在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并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执行环境政策和鼓励清洁产业发展的政策既有利于减排,又能帮助当地的经济多元发展,进而鼓励更多清洁产业和服务入驻该地区。这些新兴产业包括了可再生能源和能效。
(1)可再生能源已在京津冀站稳脚跟。
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产能和部署,有望在京津冀地区转型成为一个低碳的、先进的经济中心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虽然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制造和部署方面领先于世界,但在京津冀地区增长缓慢。不过,一些城市开始认识到清洁能源的价值,并从这个方向开始多元化发展。
鉴于河北省本地需求较高,风能与太阳能资源丰富,输配电网与邻近省份互联较好,因此有望从风能和太阳能加大投资中获得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效益。
河北已经具备大量的可再生能源产能,但可再生能源只占该省能源消耗的一小部分。从能源构成来看,河北省严重依赖化石燃料,90%的电力源自燃煤发电,煤炭、玻璃和冶金行业几乎都以煤炭为唯一燃料。可再生能源在河北省的能源构成中只占很小一部分,大部分的风能安装在风力资源丰富的承德市和张家口市。河北省到2015年的风电装机容量只有9吉瓦,而到2015年9月,全国风电装机总容量已经超过105吉瓦。
同样地,河北的太阳能资源和西班牙中部地区不相上下,而且享受较高的太阳能上网电价。但截至2015年春,河北在省级太阳能装机容量排名中排第六,在全国太阳能光伏装机总量中仅占4.6%。2015年,国家能源局为河北的太阳能新增装机容量定下了1吉瓦的目标,如果能够实现,河北将成为最重要的国内太阳能市场之一。
为了实现空气质量目标,京津冀地区积极投资清洁能源。在这个过程中,分布式太阳能的发展印证了能源系统从依赖煤电的集中式向基于用户位置的分布式的转变。例如,分布式光伏发电可以帮助京津冀地区满足电网灵活性的要求,提高电网稳定性。
尽管中央政策鼓励推广分布式能源(包括屋顶式太阳能发电),并且沿海省份拥有比德国和英国等其他领先的太阳能国家更丰富的阳光资源,但是这几个经济大省的太阳能部署都较为滞后。分析师指出,多种障碍导致了分布式太阳能普及缓慢,这些障碍包括审批流程拖沓,太阳能发电并网的补贴和支付程序繁琐,甚至空气污染本身也会阻隔阳光。
随着分布式太阳能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些障碍也在被逐渐克服。河北省的邯郸以煤炭、钢铁产业和严重的空气污染而闻名,邯郸纺织公司决定走出跨越式的一步,投资建设屋顶式太阳能设施。与其他分布式太阳能项目不同,这不是一个由政府主导的示范项目,而是企业基于实际现金回报的商业决策。此外,中央政府为分布式太阳能提供0.42元人民币/千瓦时的补贴,也是这项投资决定的一个因素。
不过,河北省普及分布式太阳能仍有不少障碍。目前,如果没有政府的补贴,分布式太阳能光伏的成本仍然过高,不像世界有些地区太阳能已经达到终端用户电网平价。造成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是中国的电价相对较低,特别是在一些地区,当地政府为吸引工业投资而提供对常规能源的补贴。
(2)中国正逐步掌握绿色建筑技术领域的知识和经验。
建筑业能源消费约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三分之一(包括工业建筑)。
中国的建筑面积以每年20亿平方米的速度增长,能源消费总量及由此产生的碳排放也随之增长。提升建筑能效已成为中国节能减排的重点之一。
节能技术、节能材料和集成设计都可以用来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费。但开发商、投资商和业主常常表示,在推进低能耗和可持续性建筑方面缺乏真正的动力。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近零能耗示范楼说明,政府示范项目可以从两方面克服上述障碍:首先,该示范楼采用了大量性价比高且适合中国的先进技术和材料,尤其适合北京的气候条件和低层办公楼使用。其次,通过与众多利益相关方的协作,包括开发商、技术供应商和国际合作伙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实现了技术推广。
与之类似的先进节能建筑对节能窗产品的需求正在拉动玻璃制造业(包括河北的玻璃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例如,示范楼的窗户是三层、低辐射中空玻璃结构,由河北保定奥润顺达窗业集团生产。该公司从一家仅有十几名员工、手工制作玻璃制品的小公司,成长为拥有超过3000名员工、专门制造节能玻璃产品的窗业公司。中国几家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比如万科和保利集团,以及欧美的多个被动式建筑项目都采用该公司生产的节能门窗产品。
虽然中国的楼宇已经普遍安装了太阳能热水供热系统,屋顶式太阳能光伏板也已商业化并可能广泛应用,但太阳能光热吸收式制冷供暖系统的应用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太阳能光热制冷供暖系统是具有大规模发展潜力的新兴技术的范例,对河北等地的就业可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