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影响
1.生态环境的破坏。耕地农业的大行其道,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一些地方长期不合理开发利用草原,导致草原不断退化,沙尘暴、荒漠化、水土流失等日益加剧。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累计开垦草原约2000万公顷,其中近50%已撂荒成为裸地或沙地。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 35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2%。每年土壤侵蚀总量约45.2亿吨,占全球总量的五分之一,主要是长江、黄河流域,平均每平方公里达3400多吨,黄土高原是中国土壤侵蚀最厉害的地区,已超过3万吨。长江黄河源头地区土地荒漠化速率加快,已成为源区突出的生态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土地沙化、盐碱化和次生裸土化。源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1.9万平方公里,正以每年13万公顷的速度在扩大。气候的变化使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大。近年来,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量明显减少,其中,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区最为显著,水资源总量减少12%,其中海河区地表水资源量减少41%、水资源总量减少25%。虽然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河川径流量和水资源总量近年来有所增加,但由于降雨规律的反常变化,加之高温,近年也出现了区域性缺水的现象。
2.农业结构性失衡。我国饲料粮消费已达3亿多吨,6亿吨粮食总产的大半被动物吃掉,且每年还以1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饲料粮需求的快速增长,对传统农业模式形成了重大挑战。单靠传统的粮食增产来满足饲料用粮的刚性增长需求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节约饲料用粮,大力开发非粮饲料,即充分利用农业生产中的作物秸秆等农业副产品和牧草资源来减轻家畜养殖对饲料粮的需求压力,对于草食家畜来说需要的绝大部分是植物营养体而不是籽粒,发展非粮饲料即可满足草食家畜的发展需求,如果能实现这一食物消费结构转型,而节约出大量非口粮消费量,这将是对我国粮食供需平衡做出的重大贡献。
优质牧草的缺乏是制约奶牛养殖的重要瓶颈,草不如粮的传统观念严重阻碍牧草的推广种植。如苜蓿,其干物质粗蛋白含量在18%以上,在我国长江以北的地区苜蓿都能正常生长,大部分地区一年能割3-4茬,产草量高,饲草品质极佳,一亩地可以收获干草500公斤左右,获得粗蛋白约120公斤,同等肥力的耕地种植小麦、玉米两茬亩产粮食800公斤左右,亩产粗蛋白68公斤,苜蓿单位面积粗蛋白产量是粮食作物的2倍多,生产同等数量的饲料粗蛋白,种苜蓿比种粮食作物节省一半耕地。要扩大奶业和牛羊肉规模,保持可持续发展,确立饲草的基础地位和中心地位是关键。
3.农产品供给不能适应社会需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口粮与畜产品的消费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口粮在食物中的比重不断下滑,而动物性食品一路飙升。如果把人的口粮和家畜的饲料统一折合,称为“食物当量”,中长期内中国人口粮需求约为2亿吨“食物当量”,家畜饲料需求为5亿吨“食物当量”,两者共需约7亿吨“食物当量”,饲料是口粮的2.5倍,这是传统的“耕地农业”无法承受的。未来15年,我国动物产品的人均消费仍将保持较快增长,还将进入一段相当长的缓慢增长时期。
预计2015年,全国牛肉消费需求总量将由2010年的653万吨增长为721万吨,增加68万吨;羊肉由2010年的403万吨增长为450万吨,增加47万吨。按照2020年全国14.5亿人口测算,牛肉消费需求总量由2015年的721万吨增为796万吨,增加75万吨;羊肉消费需求总量由2015年的450万吨增为502万吨,增加52万吨。2010年我国原奶供给总量3748万吨,需求总量3920.2万吨,供需缺口为172.2万吨;2012年,我国原奶供需缺口达到了359.6万吨。2013年,我国原奶供需缺口突破400万吨,达到402万吨。这些仅是理论推算数字,实际上,广大农村需求量潜力巨大,喝牛奶、羊奶仍是农村的奢侈品。印度比我们穷,但牛奶产量高达近6000万吨。由于奶牛存栏数量增长缓慢,奶源供给有限,供需缺口加大,刺激奶价上涨。近两年的奶粉抢购风,正是农产品供给不足的表现。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2013年我国牛肉进口总量达29.7万吨(不包含近70万吨的走私牛肉),是2012年的近4倍。预计到2018年,对进口的依赖将高达25%。”
4.农业后备军不足。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力进城,使得农业后继乏人,留在农村的大都是“386199部队”,“谁来种地”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据调查,农村实用人才仅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2.1%,其中中专以上学历仅占3.9%;从事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农民年龄严重老化,5省10县调查,中老年种地占93.2%,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创业型人才严重缺乏。农业科研人才总量不足,尤其是领军人才缺乏、中青年后备力量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突出;农业科研和人才投入不足GDP的0.8%,远低于发达国家2%以上的比例,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建议的发展中国家1%的水平也有较大差距。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普遍缺乏推广服务经费、缺少条件手段,社会地位不高、待遇偏低,培训机会少、知识更新跟不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