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李红兵:完善居家养老服务 让老年人安享晚年(8)

我们现在正在着力做一个为老年人提供的补贴制度。这个制度针对的是谁呢?主要是经济困难、高龄失能的老年人,也就是“三无人员”、低保(现在又延展到低收入)的老年人。并且现在还想把它扩展到所有的高龄老年人,也就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要根据老人的失能状况提供补贴。现在在五个区县试点,它的核心是解决两个事。第一,筛查。筛查失能老人都有哪些,失能的状况如何?第二,组织提供针对失能老人的特有服务。这个是咱们现在的工作,目前已经安排了6千万(资金投入)在这五个区县在试点。

那么要筛查出这些对象,就需要有一个老年人需求的综合评估体系。北京市通过跟卫计委、人力社保、民政的沟通合作,三家共同建立这样一个评估体系。这个评估体系通过科学的方法,能够把一些老年群体筛查出来,把老人的需求筛查出来,筛查出来以后,通过一个信息系统把老人的需求跟服务做对接。

养老照料中心的目标不光是做养老机构,它的核心在于对“居家”的辐射,在于对社区的支持。所以2015年,北京市为所有已经建成养老照料中心的街乡镇都安排了这样一个项目内容——居家辐射。每一类都有十大项服务,每一项的服务都安排了至少20万元的这样一个支持。你可以设计自己的项目,现在是286个辐射项目,涉及到90个街乡镇,这是又安排了5700万。

《居家养老服务条例》首先提到的是“吃”的问题,因此在原来老年餐桌的基础上,要建设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北京在市中心六城区和房山、顺义两个区做区县试点,他们各自都在进行多种模式的探索。顺义把全区划成了两大块,每一块都招了一个服务企业,两家企业各自负责一大块,两边形成竞争。作为一个中央厨房,从生产产品开始,然后远程输送,输送完以后,最后一公里进到各家各户,它是做了这样一个试点。

房山区最后向社会招募了一家连锁企业,它这个连锁是纵向连锁,就是从种菜、养猪等开始,它有自己的种植、养殖基地,有加工场所,然后又购置了送餐的车辆,每天弄完以后,给现在的十个街道定点派送。应该讲,这是他们的一个探索尝试。

在朝阳区,采用了信息化的方式,做了一个信息整合,然后通过“1+43+N”的方式,给43个街乡镇和所有的社区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服务。这实际上是配餐、送餐、助餐服务。助餐就是在源头上保证老年人的营养膳食平衡。

另外,为失智老年人配备防走失手环。前一阶段时间,我记得在通州有一个老年人走失了,到派出所的时候,他(头脑)又清楚了,派出所觉得他头脑挺清楚的,就让他回去了,结果出去走着走着,又走失了。最后这个老年人好像在哪儿卧地不起,就去世了。还有北师大一个知名的教授,也是脑袋糊涂以后,走失了。走失了三天,他的学生和关心他的人都在找他,最后在宣武区的一个公园里被一个保洁工人找到了,当时也是奄奄一息。现在这类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那么政府现在正想给所有已经有点糊涂的老年人配备这样一个手环,带在亲人手上,到时候随时能够通过手机APP(应用软件)看到老人在哪里,老人的行走踪迹,一旦有问题能够随时地提醒家人,提醒身边的人。

在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时,我们每十年会做一次全国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抽样调查,这是我们进行养老服务体系设计的最重要的依据。当然,这是在全国的。在北京市,我们也有同样的内容。我们也在对居家养老的护理员进行培训,也组织了老年人的旅游专列,可以让老年人集体乘一趟车出去。大家奔着共同的目的地,到那儿以后,跟着邮轮似的,该停的停,然后该怎么走,是这样一个概念。

日前,北京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的意见》。北京的老年优待工作一直做得比较好,这些年,优待工作要更进一步了。那么这个“进一步加强”是把原来优待的事情做得更加深入、更加细化。如果承诺了,却不实现,可能要进黑名单,可能要受到社会的谴责。当然,也需要各方的关注和参与,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社会优待。

当然,优待服务也开始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六优待”政策的看病排队优待。后来经老年人也反映,说你们这儿(医院)没有优待啊。可是医院也反映,您这看病排队的人,平时全是老年人,那我怎么优待啊?那今后,我们可能会对身体状况更不好的、更紧急的老年人实施优待,这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优待的方式也在发生一些变化。

刚才说要关注老年人的精神层面,因此精神关怀的公益服务项目正在征集和遴选。这部分实际上也是个大项目,1200万。对老年人面临的很多的节点,比如说刚退休或者待在家里的老人,自己带孙子、孙女的老人,那么老人跟儿女、儿媳妇,由于隔代问题而产生的冲突,都需要我们给予老人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心理调节。

责任编辑:刘玉婧校对:余永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