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心田
沧州市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孔德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站位高远,语意深长,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阐明了文艺在当前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文艺指明了文艺发展方向,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学习讲话,思想得到启迪、心灵受到震撼。春风化雨润心田,广大文艺工作者深深感受了期望与要求、重托与鼓励、责任和担当。
讲话是如一股春风,给广大文艺工作者带来了温暖。总书记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将当代文艺的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结合起来,如此定位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让文艺界欢欣鼓舞。这是对文艺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肯定,是对文艺工作者政治上的关怀,是对文艺工作者的最大褒奖!文艺工作者春风抚面,心情抒畅,豪情满怀。
讲话如一场春雨,浇灌文艺工作的心田。文学艺术要来源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人民大众的生活是文艺创作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这是文艺工作的根本和生命。讲话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洋溢人民至上的情怀,高扬起人民是艺术生命的旗帜。文艺工作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才能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总书记再次重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情真意切,为广大文艺者播洒了一场心灵春雨,这更加坚定了文艺工作者沿着这个方向前进的信念。
讲话如一声春雷,驱散文艺界雾霾。时下,文艺界存在受市场左右时弊,文艺作品存在低俗、庸俗现象,文艺队伍中存在无良文人,影响着文艺工作健康发展。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染了铜臭气。这些重要论述,针贬了时弊,敲响了警钟,使文艺工作者在如何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上有了更清晰的考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