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核心价值体系对价值观变迁的引领及其机制

论核心价值体系对价值观变迁的引领及其机制

注释: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的变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项目号:10BZX012)、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核心价值之构建主体、路径和机制研究”(项目号:13ZDB070)的阶段性成果。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①近年来,学术界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多很好的成果。但是,在这里,我们并不一般地去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问题,而是紧密结合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来初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价值观变迁的引领”这一人们尚未给予特别关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在价值观变迁中被解构和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任务在价值观变迁中被逻辑地提出;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价值观变迁也将发挥且应该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文将从“引领什么”、“以什么引领”、“谁引领”、“何以能引领”以及“如何引领”等几个方面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中国未来价值观变迁的引领及其机制。

当前,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变迁呈现为两个方向,一是与改革开放相伴的价值观从一元向多元、从整体向个体、从理想向世俗、从精神向物质逐渐失衡的转变趋势还将继续;二是新的发展价值观与和谐价值观已成为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并将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鉴于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未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引领也将表现在两个方面,既要引领价值观变迁由失衡向平衡发展,又要引领新的发展价值观与和谐价值观既成为主导价值观又成为主流价值观。

首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价值观变迁实现新的平衡。

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的价值观是严重失衡的,即重一元价值观轻多元价值观、重集体价值观轻个人价值观、重理想价值观轻世俗价值观、重精神价值观轻物质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失衡与当时一元化的政治体制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的,从而导致了社会的混乱、经济的停滞和价值观的同质化。作为对这种价值观失衡的反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却发生着相反的变化,出现了另一种价值观失衡,即重多元价值观轻一元价值观、重个人价值观轻集体价值观、重世俗价值观轻理想价值观、重物质价值观轻精神价值观。这种新的失衡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和思想文化多样化密切相关,其作为对原来那种价值观失衡的反动具有历史性的进步意义。但另一方面却带来了多元化的价值观混乱、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迷失、理想主义价值观的失落、精神价值观的迷茫,这一时期社会充斥着价值观的众神狂欢和众声喧哗,传统的与西方的价值观相交织,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的甚至封建主义的价值观相杂糅,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价值观被合理化,人们只追求一己一家的个人理想的实现而摒弃社会的宏大理想和共同理想,人们争相追逐物欲,拜金主义盛行……所有这些价值观失衡和价值观乱象最终导致了官员腐败、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社会失范、道德失落、诚信缺失、价值迷失等严重的社会价值问题,这些问题实质上表明了社会已经处于价值观的“陷落”和“悬置”状态,并有解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颠覆社会核心价值观共识的危险。

上述现象及其严重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迫切要求,更提出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价值观变迁的紧迫任务。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价值观变迁的引领究竟引领什么?总体而言,就是要纠正改革开放前后各种价值观的失衡,使中国未来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实现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的互动、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的融合、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的共存、精神价值观与物质价值观的并重,一句话,“互动”、“融合”、“共存”、“并重”都是为了使上述两两对应的价值观实现新的平衡。具体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价值观变迁的引领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过去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的那种“统治与被统治”、“排斥与被排斥”的关系以及由此导致的价值观失衡,将被“一元导向与多元取向”、“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之间以及多元价值观之间”的互动关系所取代。第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的融合将具有更现实的基础。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一方面要独立地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又必须与现实的和可能的任何“他人”发生普遍联系,并以相互依赖作为其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基础和前提。这种市场本身的全面依赖不可能建立在纯粹的个体价值观之上,而必须实现个体价值观与整体价值观的深度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须将中国整体主义价值观的传统资源实现现代转化,以更好地与个体价值观相融合。第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人们将追求更高质量的理想生活和更加崇高的生活理想。更高质量的理想生活,需要在世俗社会里得到实现;更加崇高的生活理想,却不仅仅限于世俗生活的个人理想,还应追求更加崇高的宏大理想和共同理想。因此,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将会共存于人们更高质量的生活世界之中。第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市场经济与价值观建设将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义与利、市场经济与价值观建设、物质利益与精神价值、物质价值观与精神价值观应该是并重的。所谓“义利平衡”、“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云云,从价值观的意义上看,就是意味着追求物质价值观与精神价值观之间的并重和平衡。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