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信贷的币种选择。推动货币国际化,应该尽可能以本币对外投资或提供援助。马歇尔计划项下所有援助资金都是以美元支付,直接推动了美元的输出,推动了美元作为国际结算和储备货币的地位。但目前中国与一带一路有关的投资、信贷机制,在形成之初基于外汇储备过剩的背景,主要以美元为交易货币。根据亚投行侯任行长金立群的讲话,亚投行预计每年放贷100-150亿美元,2016年将投资15-20亿美元,美元而非人民币是首选融资货币。丝路基金出资目前也是以外币为主。这意味着目前一带一路的两大融资机制都以美元而非人民币作为交易中介,这显然对人民币国际化缺少贡献。人民币走出去的基金目前有两个,一个是上海的赛领基金,一个是云南的云盟基金,但其规模和影响力都还非常有限。未来几年,在中国外汇储备大幅下降的背景下,中国主导的多边金融机构应该尽可能扩大人民币贷款。同时,中国国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应该在境外尝试更多的以人民币进行投资和发放贷款。稳定汇率预期。保持货币信用是推动货币国际化的重要保证。马歇尔计划执行阶段,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建立,美元绑定黄金,而美国不仅拥有世界75%的黄金储备,也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由此奠定的美元信用,顺利推动美元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储备、结算货币。人民币由于事实上钉住美元,随着美国加息预期的不断强化,中国在资产端受到美元走强的压力,在贸易端则受到弱势欧元、日元的冲击。今年以来,大规模的资本外流,使人民币出现明显的贬值压力。尽管人民币被纳入SDR货币篮子有助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但中国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仍大,在阻止经济增速的进一步下滑,同时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目标达成之前,人民币贬值预期可能仍然会存在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之内,人民币以及人民币资产可能难以像当年美元那样受到外国政府和投资者的欢迎。
巩固人民币国际化的政治与安全基础。货币的信用基于经济和安全两大支点。人民币国际化能否取得成功,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功能能否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得以实现,不仅取决于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更需要中国政治和军事实力作为支撑和保证。美元在二战后登顶国际货币之巅,美元资产到目前为止的“避险天堂”属性,本质上是美国全球政治、军事实力的体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政治安全环境复杂多样,如果没有中国的政治与安全实力作为依托,必然会遭遇包括地缘政治、宗教、恐怖主义等各种问题的挑战,人民币的信用将因为中国无力维护自身权益或者无法保护伙伴利益而受损,人民币的国际化也将因为中国安全影响无法实现区域覆盖而难以有效推进。如何尽快加强海外军力部署,提高军力投放和远程打击能力,有效运用政治和安全实力保障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推进,将从根本上决定人民币在沿线国家的地位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成败。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教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