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共分8章30条,从改革的总体要求到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环境条件等方面,全面提出了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习总书记强调整体设计包括六点。第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首先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第二,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国有资本效率为中心。第三,建立和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坚持五项原则。一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把握的根本要求。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三是坚持增强活力和强化监管相结合,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把握的重要关系。四是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守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五是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采用的科学方法。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国企改革的目标很明确,和我们“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是一致的。国企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经营、充满活力的优秀企业家,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比如,北京的定位是要和国际最具创新能力的地区保持同步或领先的创新速度和创新能力。北京是这样布局,主要把这样的地区叫优化发展区。定了三个——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个目标的要求是很高的。
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第四个方面,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当代经济的分工和运行呈现了新的特点。第一,高度分工与高度整合同时进行。什么是高度分工?3D打印、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把过去的想象、过去的一切全部给你推翻,一切都细分精准。但另一方面,随着公司越搞越大,相互之间组合是必然的现象。一说生产,我讲的生产线,单一生产组团,不是指公司,中非横连成为分工演化的一个趋势,模块化。管理要做的分工带动生产要素重新配置,无国界,高端材料成为竞争的重点,人力资本等高端生产要素全球增多。
国有企业面临的基础性核心问题是什么?就是治理和管理。外在是治理,内在是管理。什么是治理?治理是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如何规范股东、董事会、管理层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制衡和协调减少代理成本,避免风险、提高效率,以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标。
什么是管理?管理是内在的,它分为两个层级。一是总部之间。总部是干什么的?制定战略、协调内部资源配置和交易。总部越小越精干,将来它要是一个倒金字塔式的结构。二是下属生产经营单位。他的职能是在给定的资源和市场约束下,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二者是不同的,所以要以创新再造国企的新优势。创新有四个层面——技术、管理、制度和文化。
那么重点我先讲加强党的领导,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六管——管方向、管干部、管自身、管思想、管维护、管监督。党渗透在现代企业制度的方方面面,这是核心。
习总书记谈国企党建有“三个主动适应”:主动适应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要求,主动适应参与国际化竞争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新特点,主动适应广大干部职工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发生的新变化。
国有企业如何体现党的领导?首先,“三重一大”。“三重”是重大决策、重要干部的任免、重要思想的安排;“一大”是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第二,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应该怎么办?“混改”后绝对控股的企业还要沿用或者参考过去的模式,对相对控股的要交叉任职,对股权非常分散的,我们党能不能成为隐形的实际控制人,这是很重要的。当然,我们企业的党建是在不断探索的,这个探索有两个特点:第一,要围绕企业改革和发展抓党的建设;第二,要巩固执政党地位,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
当然,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重点在于建设四支队伍——领导、监管、党员和职工,形成一套机制,实现现代企业制度和党组织的有机融合。形成一套机制、构建一套制度——思想政治、企业文化和自身建设,以及企业能力建设。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