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考评主体体系
由谁来考评干部政绩将直接影响考评的客观公正性。从考评实践看,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考评中的党管干部原则。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执政党承担着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职责,首先就要成为考核干部的主体,这既符合党纪国法要求,也符合中国的客观实际,这是构建干部考评主体系统需要明确的基本前提和根本要义,各级党委及其相关部门必须积极承担领导组织监督考评干部的主体责任。党领导干部考核工作体现于考核规则程序的制定与完善,考评步骤的组织,考评程序的监督等等。同时,还应该明确的是这并不意味党在干部考评中包办一切,考评干部的主体还包括人民群众、人大、政协、专业评估机构、专家队伍以及干部本身,这样才能多维度、广视角、更深入地考察干部。
在干部考评中坚持群众路线。广大干部工作生活于人民群众之中,群众对干部状况最具发言权,但是在具体考评中存在着公民参与动力不足,一些群众评价走形式等问题。对此应从两个方面加以改善:一方面,要提升群众考评干部的品质。通过增加考评工作透明度、拓展和畅通群众了解干部渠道、根据考评干部岗位确定不同身份群众评价等等措施,使群众确有实据地评价干部。另一方面,要真正把群众评价作为干部考评的重要依据,使群众切实感到自己的发言权,从而增强参与热情。
建立健全专业考评队伍和适当引入社会评价。领导干部工作千差万别,干部考核的内容日趋复杂,潜性隐性考核增多,这些都对考评主体提出了专业化的要求。单纯依靠党委组织部门显然难以承担考评任务,只有建立专业化的考评队伍才能对干部政绩作用客观评价。实践中,一些地方聘请环保专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评价,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逐步将一些资质好的社会专门评估机构纳入考评工作,也将发挥其专业化、中立性的评估优势。当然,还必须通过健全评估责任制度,保证其真正做出客观评价,而不是走过场,甚至带着主观倾向进行评估。
改善考评方式
科学的考评方式才能真正考核出干部的政绩。改善考评方式应着重健全以下方式。
质量统一的实绩考评方式。干部考评的内容包括诸多方面,许多类别,但最具考评依据的还是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取得的扎扎实实工作业绩。虽然,干部岗位各异,性格阅历等等存在种种差异,但是,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工作倾注的心血都将最终体现于工作实绩。因此,工作实绩的考核既体现了干部的品德,又体现了干部的才能,必然成为重点考核问题。质量统一的考评就是既要考核干部业绩的量,更要考核业绩的质,最难能可贵的质即是创造性的业绩。因为,创造性业绩必然建立于对工作规律深层次思考把握和充分实践经验获取之上,最能提升工作绩效,最能反映干部工作成果。
注重日常的考评方式。多数干部从事的是默默无闻的工作,急难险重工作并非常态,正是日常工作的涓涓细流才汇聚成最终成果的江河湖海。作为考评职能部门往往以年度为单位考评干部,但干部工作成果应该是日常的累积。一些地区采取日常台账式记录方式,使年终考核时间充分、依据切实、心中有数,取得良好评价效果。
网络化的考评方式。几乎所有政绩考评试点地区都采取了网络化考评方式,这有其必然性。网络考评具有即时、高效、延伸、统一、便利等诸多优势,极大增强了考核透明度,疏通了群众参与渠道,提升了考核效率和公正性,是必须采用的现代考评方式。
易操作有效率的考评方式。干部考评工作涉及面极大,内容复杂繁多,必须采取富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方式,提高考评效率。实践中,一些地区把考评指标、程序和制度搞得过于复杂,最终又难以落实,只有匆匆敷衍,导致形式主义考评,实为作茧自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