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观念,顺应自然,建设智慧生态社区(3)

创新观念,顺应自然,建设智慧生态社区(3)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城镇化已经普及到了边远的农村,原来的村落正逐步地被空心化,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在城镇中安家落户,即使是依然从事农业生产,也开始将生产和生活分离,打破了原来农村生产即生活,生活也是生产的生活方式。这是中国几千年小农生产、农业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现代社会幸福生活的必然要求。

五、共同建设智慧生态社区

随着信息化发展,天网工程,社区信息和居民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让我们对社区的管理上了一个台阶,这些工作,从社会治理,加强治安方面确实起到了作用,同时也给社区居民在生活上带来方便。

但所有这些,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社区生活文化荒漠的性质,更不能解决由“家庭自闭症”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所谓的生态社区,就是让社区具有人气,具有生活气息,具有社会交往守望相助的功能。社区的存在,不仅仅是在物质上支持简单的生命生存,而是要在精神上满足居民的需求。

母亲回归家庭回归社区,可以让在工作岗位上的没有后顾之忧的父亲们更加专心于自己的工作,也可以更加明确他们对家庭的责任,对于社会对于家庭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母亲回归家庭回归社区,也减少了城市交通的压力,孩子接送的烦恼。好处还有很多很多,这本身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看不见这些,是因为我们的思维被现代社会的一些错误观念所误导了。

母亲回归社区,让母亲们成为同事,同时通过她们提供的教育和生活服务,打破目前社区家庭之间的壁垒,让家庭自闭症存在的条件不再存在,让孩子们能够在众多妈妈的看护下在社区自由活动,对于孩子来说,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

母亲回归社区,让社区里生活的老人和其他有需要的人都可以得到生活上的服务。母亲,特别是有知识有专业技能的母亲,是营造社会文化环境的最好人力资源,只要充分发挥她们的作用,社区文化荒漠的问题就会自然消失。

待孩子长大,或者社区具备孩子成长的条件,如果需要,母亲还是可以回归专业岗位的。那时候,没有后顾之忧的妈妈,难道就一定没有机会了?现在的互联网,即使在家里,未必就没有合适的工作,只不过是一种自我的思维定势在那里作怪罢了。

当然,母亲回归不回归家庭,是每个家庭每个母亲自己的决定,但作为社会,作为政府,应该到了提倡和鼓励的时候了。

母亲是家庭的基础,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他们关乎着国家的稳定和希望,在思考“十三五”建设“小康社会”时,让我们的人民有一个更幸福的生活是最基本的动力。顺应自然,善莫大也。在智能社区的基础上,让母亲回归社区,让智能成为智慧,让社区更具生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李丹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