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张耀军:疏解非首都功能 推进“城市病”治理(6)

(二)日本首都东京

我们知道,日本的首府是东京,下面我想说的就是东京的多摩新城。从多摩新城到东京的距离和从通州到北京市的距离差不多,多摩新城的地势是丘陵,自然环境良好。多摩新城当时定位就是为了疏解东京的人口产业,这和通州前两年的定位很像,就是建立一个城市副中心。所以说,多摩新城有了这样一个定位之后,就开始按照这个定位去发展。实际上,除了像美国华盛顿特区等少数首都对区域经济影响不大之外,其他绝大部分国家的首都对区域的经济影响都是很大的,日本东京不例外,韩国首尔也不例外。韩国前总统卢武铉曾提出过将首尔移到韩国的中心中部,建立市中市,但是现在这两个城市还是政府在拉动。日本、韩国都是市场经济国家,但是可以看出,它们作为首都,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所以,北京现在作为中国的首都,对区域经济有影响,也是可以理解的。

下面,再来看多摩新城。多摩新城的建立主要就是为了满足东京人口的居住需求,是东京的一个居住地,由于东京本身的资源比较丰富,很多人来到多摩居住,所以多摩的房价也是很高的。我当时看到这个例子的时候也很纳闷,感觉居住城就是一个“睡城”。但其实多摩并没有成为一个“睡城”,我们看一下多摩是怎么解决的。多摩当时有47%的用地是居住地,但是紧接着他们就发现这样安排是有问题的,于是就开始再调整,把新城的发展目标调整为建设工作居住平衡的城市,就是我们所提出的“职住平衡”,就是光有居住还不行,还要有就业岗位。所以对于多摩新城,总结起来就是有人口计划策略的指导和引领,科学预测主城与卫星城之间的人口反哺效应,新城建设与人口密度改善同时进行。1971年提出建多摩新城,对东京的人口疏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尽管如此,人口也是有波动的,因为东京在1991年时再次出现了人口增长。

所以说,东京也和北京一样,多次疏解非首都功能,并且在疏解的过程中,也发现了首都对区域经济影响很大的现象。所以东京也在努力淡化这一现象,一边疏解,一边与新城对接,才慢慢地达到了平衡。

再说一下日本的交通,日本的交通总体而言比中国畅通,但是相对于日本来说,他们现在的交通也是比较拥堵。再者,日本的人口本身也不像中国有将近14亿人,我们的人口基数还是很大的。所以如果让北京人口达到3500万、4000万人,这是不负责任的说法,是要考虑承载力的。我认为,做承载力研究一定要设定一个条件,比如说我们今天开会的会议室,如果会议室里坐的人数少,就可以一个人一个座位,但是如果要有1000个人在这个会议室开会行不行呢?我觉得也行,因为还可以加一些椅子,或者干脆有人在空余的地方站着,但是这样一来,肯定会降低我们的舒适度。所以我们在计算承载力的时候,首先一定是要设定一个条件,没有条件地计算承载力是没用的。

多摩新城的商业和高等教育的布局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合理、比较紧凑的。所以在多摩居住的人,也没有必要再到东京去居住,在多摩也一样生活的很舒适,又不用起早贪黑,因此建设多摩新城的目的就达到了。

日本的地铁、小汽车等公共交通都很发达,很多地方都有交通枢纽,特别方便。北京的地铁有时候就要走挺远,所以北京的地铁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通州的地铁也要快速发展起来,我认为“接泊”就很重要。东京的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就是大范围地无限对接,所以东京的通勤效率是极高的,再加上设施又很齐全,即使住的远一点也没有问题。所以说,交通的便利也为东京分解了很大的人口负担。

可以看到,这里面的突出特色就是交通。其中有一个词叫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就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现在很多国人从国外回来以后,就说中国应该像美国一样大量建造那种不太高的住房。我说,有这种想法的人是忽略了中国的国情,因为中国的人口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如果住宅楼的高度都比较低,中国的土地就会不够用。其实,美国、甚至欧洲现在都在提“精明增长”,也是在提出反思。日本是高密度的开发,北京现在也早已进入高密度开发了。

所以,看看整个世界城市发展的规律,城市的发展一定是高密度的。有人说,我讲过空间缩小对人不好,其实这里面要讲的,不是一定要超过影响人类心情的那个过高的密度的那种情况。这就需要空间的合理分布,做好规划。比如,我们去美国东部华盛顿附近,也是高楼大厦,跟北京差不多,而到西雅图市,能看到的高楼就不是很多了。但是这在北京就不行,北京注定是高密度开发。

(三)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

澳大利亚堪培拉占地面积只有6平方公里,用处主要是政府办公大楼,所以居住区和零售商业都比较少,这个地方几乎是单纯的行政中心,我觉得这跟通州未来的发展方向很像。但在产业方面,却又有些不一样,堪培拉就是单纯的行政中心,所以这地方没有产业,但是由于我国的体制,通州在建立行政副中心时,能不能不发展产业呢?是不行的,那样发展起来就很难。

还有一点,堪培拉是澳大利亚的首都,这里面有许多国立机构,而通州只是北京市的行政副中心,所以只有北京市的事业单位迁到通州,在通州没有中央单位。

我认为,堪培拉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城市功能健全。就是这里面的行政服务、生活服务、城市功能都比较健全。

二是政府大力支持。因为作为行政副中心,一定是政府主导来做的。所以像通州这个地方,一开始我们行政副中心的构建,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的迁入一定是由政府主导的,大家要支持。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发展经济这个问题,要考虑怎样才能和行政主导有效地对接。

三是大量白领、专业人士推动了新城经济发展。堪培拉这个地方经济虽然很弱,但是实际上还有一点点能够适合做的,所以说它也有一点点经济功能。它的规划、立法、交通、产业结构的量都比较小,但是行政中心的这个职能却特别突出。这是堪培拉。

(四)对通州的启示

我把上面提到的三个地方和一些没有提到的地方的经验总结一下,梳理一下对通州建设行政副中心的启示。

第一,要在区域内提供就业机会,就是居业合一,这个不能忘。

第二,提供各种标准的住房形式,适应各种年龄和收入的人口居住,就是住房要多样化。

第三,创造和布置变化的房屋格局,提倡社会交往和以步行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就是有利于出行。

第四,在区域内提供全面的社区服务,国外的社区是比较发达的,中国这些年提出来社会管理创新之后,对社区的建设越来越重视,而我们社区的有些功能、潜力还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

第五,设置一个具有全面服务内容和城市中心的社区心脏。这是一个总的社区服务中心的意思。

第六,大量开发空间网络,用于娱乐、交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七,与周边地区的连接要比较合理、比较方便,包括通州跟顺义、跟河北这些地方的对接。

第八,要提供足够的易于人们出行的公共交通,减少人们对汽车的依赖。再有就是服务类型要多样化,要有开放的空间,也要有地区的支持等。在这里我还想专门提一下,因为通州是运河的源头,所以这里高尺度的、高品质的水面系统可以提供更优质的价值。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余永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