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

关于北京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

——2016年1月22日在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三)“大城市病”治理力度加大,和谐宜居环境加快建设。

环境污染治理深度推进。大力治理大气污染。制定本市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推进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实施意见,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84项年度重点任务,实现京能石景山热电厂和国华北京热电厂关停,全年压减燃煤500万吨以上,核心区基本实现无煤化,城六区基本取消燃煤锅炉,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减煤换煤”近180万吨。淘汰老旧机动车38.9万辆,淘汰全部黄标车,新增重型柴油车实施第五阶段排放标准,放开新能源汽车配置指标,累计建成5座换电站和2.1万根充电桩,出台施工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等排污收费政策,运用市场化手段促进减排。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6.2%。垃圾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高安屯二期、大工村焚烧厂、延庆垃圾综合处理中心建成投运,全市焚烧、生化处理设施能力突破1万吨/日,餐厨垃圾处理能力达到1200吨/日,全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到55%,比2010年提高7.7个百分点;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骨干再生水厂全部开工建设,房山良乡、顺义北小营等郊区新城再生水厂建成,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市场化建设稳步推进,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7%,比2010年提高6个百分点,再生水年利用量达到9.5亿立方米;建成小红门等污泥处理设施,房山、延庆等郊区污泥处理工程加快推进。生态绿化工程加快实施。建成丰台马家堡、海淀田村等多处城市休闲森林公园,加快推进“三山五园”地区生态环境提升、房山青龙湖森林公园建设工程,完成平原地区造林11万亩,累计完成105万亩,印发本市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新增林木养护管理办法,完善林木养护监管机制,八达岭长城地区列入全国首批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区。

交通治堵工作积极推进。研究制定了《北京市缓解交通拥堵总体方案(2016-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5-2021年)获批,轨道交通14号线中段、昌平线二期建成通车,运营总里程达到554公里,比2010年增加了218公里。东坝南二街等骨干道路建成,西三环辅路拓宽改造等14项市级疏堵工程完工。实施2015年微循环道路建设计划。北苑北和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启动建设。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46条,新开微循环公交线路36条。公共自行车新增1万辆,西城区自行车出行示范工程基本建成。结合人大议案办理,以130条停车秩序示范街为重点,整治静态停车秩序,通州北苑立体停车楼等P+R停车设施投入使用。采取了车种禁限、错峰上下学、公交到站实时查询、违章治理等一系列交通管理措施。

常住人口增量和增速实现双降。通过多种方式引导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加大专项整治力度,依法拆除违法建设1818万平方米,整治违法群租房2.4万间,清理地下室和人防工程1625处,消除挂账无证无照经营1.4万户。批发零售、居民服务、住宿餐饮等行业从业人员有所下降。全市常住人口为2170.5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18.9万人,同比少增17.9万人,常住人口增速由2014年的1.7%降低到0.9%。

城市运行保障能力增强。年利用南水北调水8.8亿立方米。建成南水北调入密云水库调蓄工程,向密云水库等水源地补水1.3亿立方米。基本建成第十水厂主体工程,中心城新增供水管网100公里,改造供水管网200公里,通州、大兴等新城水厂加快建设。东北热电中心建成投运,陕京四线北京段控制性工程完成75%。建成西郊砂石坑蓄洪工程主体工程,增加700万立方米蓄滞能力,“西蓄东排、南北分洪”防洪排涝格局逐步完善。完成第二阶段500公里中小河道防洪治理工程,第三、四阶段680公里中小河道治理工程全面开工。完成第二批26处立交桥区积水点治理。地下管线消隐改造工程积极推进,改造老旧电力管网51.7公里。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保持“双下降”。完善生活必需品政府储备和重要商品管理,支持流通行业重点企业与农产品基地对接。

(四)民生保障力度加大,社会建设不断加强。

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提升。城镇新增就业42.6万人,促进登记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就业21.4万人,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北京生源毕业生就业率达96.9%。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六项社保待遇标准上调10%左右,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现统一。

公共服务供给持续增加。深入实施教育领域3个三年行动计划,幼儿园、中小学分别累计增加学位10万个和19万个,市属高校三年建设规划基本完成。10个郊区新城区域医疗中心基本建成,全面提升区级中医院设施条件和服务能力。加快养老机构建设,全市养老床位达12万张。抗日战争纪念馆台湾展厅、市文化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六区55个体育生活化社区陆续开工建设,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消防站、派出所、人民法庭等基层设施加快建设。

民生实事逐项完成。保障性住房开工10.8万套,竣工8.2万套,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完成6.1万户。开展了城六区100条背街小巷环境治理,实施361个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完成了1963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综合整治、8.8万户农宅抗震节能改造。继续实施送气下乡工程,农村地区新增液化石油气用户13万户。完善了322个食品药品监管所及500个社区监测点检验检测设备,重点食品抽检、药品抽验合格率分别达到98.4%和99.7%。发放500万张“北京通”卡,在助残、养老、就诊等领域拓展应用。

(五)充分释放市场活力,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取消和下放58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三年累计精简审批事项439项,精简比例达到45%。全面完成本市设定的23项市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修订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核准事项减少65%,40个审批服务部门全面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改革试点在全市范围推广,企业办理各类证照时限缩短至3-5个工作日。实施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试点方案,60家行业协会完成脱钩。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出台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公共服务领域推广PPP模式的实施意见,12个方面配套政策细则制定完成,130个市场化试点项目已落实社会投资来源,55个项目实现开工。创新棚户区、核心区、市行政副中心等项目审批服务和资金安排政策,大幅精简优化审批流程。加快国资国企改革。研究制定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方案,开展企业国有产权流转、分类监管等一批改革试点,深化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推动企业上市,市属上市公司达54家。有序推进价格改革。修订发布《北京市政府定价目录》,缩减幅度达到56%。建立居民阶梯气价制度,居民用水用电用气全面实施阶梯价格政策。实施企事业单位用气用热分区域差别定价。全面清理涉企经营性收费,取消和暂停征收49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实施财税金融改革。出台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实施意见。设立中国人民银行中关村中心支行等科技金融特色机构90余家,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等试点。深化社会领域重点改革。发布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和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制定了本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重点任务工作安排(2015-2017年),研究制定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创新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清华长庚医院正式运营,北大国际医院等社会机构纳入医保定点。细化落实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发布关于深化公办养老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及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实施办法等改革配套文件,全面施行养老服务“券变卡”改革,累计发卡50万余张。印发《关于深化北京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80%的城市社区,推进105个村级社会服务试点建设。

过去的一年,本市全面做好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等重要活动服务保障工作,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过去的一年,本市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主动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积极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和任务。过去的一年,本市广泛开展公众建言,听取各方意见,开门编规划,深入开展重大问题研究,推动了对接国家要求、反映百姓意愿的“十三五”规划纲要的科学编制。但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扩大内外需求,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任务还很艰巨;人口规模调控、环境污染防治、交通拥堵治理的任务依然很繁重;进一步完善超大城市治理的体制机制,仍需要在重点领域改革上下更大功夫;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等突出问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