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食品行业协同发展需做好顶层设计

京津冀食品行业协同发展需做好顶层设计

摘要:随着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 “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印发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更加清晰、明确。而食品安全、绿色生态作为基石,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一环。

“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战略必将对京津冀食品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京津冀三地食品行业的区位、资源、技术、市场等各不相同,差异较大。如何协同发展,如何融合互补,如何做出‘1+1+1>3’的题目,是当下要突破的问题。”北京食品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峰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如是表示。

随着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 “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印发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更加清晰、明确。而食品安全、绿色生态作为基石,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一环。

近日,就当前京津冀三省市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和如何实现京津冀食品行业的优势互补,徐峰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徐峰表示,“十三五”时期,京津冀食品行业在协同发展上将面临巨大机遇,做好食品行业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是重中之重。

京津冀食品发展需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近几年,北京食品工业增长速度在四个直辖市中排最后,也明显低于全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5.4%的平均水平。徐峰对此认为,因北京具有科研、人才、老字号食品企业以及巨大的消费市场等优势,北京食品行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巨大机遇。

谈及当前北京市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徐峰坦言,一是食品行业的发展观念还没有及时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对接;二是科技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率不高,新产品和高端产品比例低;三是未充分利用北京消费市场的优势;四是尚未挖掘首都所特有的人才、科技、信息优势。此外,尚缺乏叫响全国的食品大品牌。

“北京是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首先要保证食品供应,过去我们强调量的安全是第一位,现在质量安全是第一位。可以想象一下,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如果三天没有食品供应,会是什么景象?北京不能把所有食品都放在外地加工生产,自己什么都不生产。”徐峰说,食品行业不是高污染行业,不在限制发展和淘汰目录中,又因食品行业投资小、见效快,创办食品企业也是解决就业的一个有效途径。

因此,北京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中,食品行业怎么定位、应该是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来建设和提升食品行业和供应体系,是政府和企业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从天津和河北两地分析,徐峰认为,天津市食品行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食品行业里小企业多、拳头产品少,产品结构尚待完善;区域化发展水平、市场开拓力度和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等方面有待提高。

“河北省虽是一个农业大省,却是一个农产品加工弱省。”徐峰说,河北省在京津冀食品行业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是实现产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承载地区,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初步形成,食品安全水平亟待提高。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省食品产业是一个重要机遇,也是挑战。一是传统的粗放增长模式亟须在转型升级方面实现突破性的进展,完成产品结构与区域布局的重大战略性调整。二是借助北京、天津的科研人才、成果,将农产品资源变为商品。三是提高河北省的工业整体水平,京津市场为河北食品的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河北省要抓住商机成为京津两地的菜园子。

责任编辑:李琨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