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锦江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茶馆试点(2)

成都锦江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茶馆试点(2)

摘要:“用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的系列热词引起了与会代表委员的热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做到春风化雨、入脑入心?在我市锦江区,其创新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群众茶馆试点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方式之变

落细、落小、落实

——拿捏分寸有讲究

高大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俗茶馆,会不会太突兀?老百姓又是否买账呢?与老刘看新鲜不同,成都市委党校杨玉华教授关注的,是锦江区开展这项试点的工作方法。

“锦江区在试点茶馆筛选、氛围营造、活动安排等方面做了大量功课,就是希望做到润物无声。”锦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刘卫华介绍,在首批试点的7家茶馆中,有以川戏为特色的百年老茶馆,也有主打社区文化的新茶馆;从针对人群来看,有居民茶楼,也有商务茶楼;从规模上看也有大有小,可谓具有丰富的代表性。

各家茶馆根据针对人群、定位的不同,在氛围营造、活动安排上也各有不同。悦来茶园布局讲究,戏台与茶馆之间用石桥连接,戏台上方有两道门,按照川剧的传统,一边写着“出将”,另一边写着“入相”,吃茶用盖碗茶,细节处能感受百年老茶馆的古风古韵,味道悠长。而位于锦江区牛沙路6 号的五福茶馆,则专门针对院落居民设计了“忠孝礼义”的文明家风匾牌,家庭氛围浓郁。

在活动安排上,锦江区专门做了研究——以茶话会、座谈会、沙龙等形式,对当前热点话题开展探讨,引导群众客观公正地认识社会现象;邀请社区能人、居民专家开展交流讲座,让身边人讲身边事,传达身边好声音。与此同时,锦江区还将社区公约延伸到街头茶馆,倡导文明行为;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延伸到茶馆,使基层群众近距离了解模范的先进事迹,自觉加入传递榜样力量的行列……

杨玉华对活动的多样性表示了肯定,他同时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不能改变茶馆轻松、休闲的属性,在节目安排的频率、内容无缝对接上,还需要下功夫研究,“拿捏要讲分寸”。

为此,锦江区专门对活动作出了调整——让群众当“主角”,通过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主流价值思想。以悦来茶馆为例,该茶馆在1000多出经典剧目中精挑细选,根据主题活动日统筹安排剧目,这样的剧目安排既应景,又丝毫没有刻意的痕迹。

在活水茶楼,专门针对科普人群,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在商务茶楼,则针对商务人士集中的特点,开展了专题法律咨询、宗教信仰讲座等。“宜大宜小、宜说宜唱,绝不刻板划一。”锦江区文明办谢定平介绍,在方案执行过程中,锦江区特别注重因地制宜,差异化安排活动。

“一边品茶,一边轻松地探讨这些深层次问题,这个茶喝出了新感觉。”和朋友谈完生意喝茶,听到这场“中西宗教信仰对比”专题讲座,茶客张先生有点“喜出望外”。“比起严肃的会议环境,在茶馆这样放松的地方开展群众活动,十分接地气。”第一次到茶馆参加活动的公益人士覃女士说。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