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之变
落细、落小、落实
——拿捏分寸有讲究
高大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俗茶馆,会不会太突兀?老百姓又是否买账呢?与老刘看新鲜不同,成都市委党校杨玉华教授关注的,是锦江区开展这项试点的工作方法。
“锦江区在试点茶馆筛选、氛围营造、活动安排等方面做了大量功课,就是希望做到润物无声。”锦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刘卫华介绍,在首批试点的7家茶馆中,有以川戏为特色的百年老茶馆,也有主打社区文化的新茶馆;从针对人群来看,有居民茶楼,也有商务茶楼;从规模上看也有大有小,可谓具有丰富的代表性。
各家茶馆根据针对人群、定位的不同,在氛围营造、活动安排上也各有不同。悦来茶园布局讲究,戏台与茶馆之间用石桥连接,戏台上方有两道门,按照川剧的传统,一边写着“出将”,另一边写着“入相”,吃茶用盖碗茶,细节处能感受百年老茶馆的古风古韵,味道悠长。而位于锦江区牛沙路6 号的五福茶馆,则专门针对院落居民设计了“忠孝礼义”的文明家风匾牌,家庭氛围浓郁。
在活动安排上,锦江区专门做了研究——以茶话会、座谈会、沙龙等形式,对当前热点话题开展探讨,引导群众客观公正地认识社会现象;邀请社区能人、居民专家开展交流讲座,让身边人讲身边事,传达身边好声音。与此同时,锦江区还将社区公约延伸到街头茶馆,倡导文明行为;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延伸到茶馆,使基层群众近距离了解模范的先进事迹,自觉加入传递榜样力量的行列……
杨玉华对活动的多样性表示了肯定,他同时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不能改变茶馆轻松、休闲的属性,在节目安排的频率、内容无缝对接上,还需要下功夫研究,“拿捏要讲分寸”。
为此,锦江区专门对活动作出了调整——让群众当“主角”,通过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主流价值思想。以悦来茶馆为例,该茶馆在1000多出经典剧目中精挑细选,根据主题活动日统筹安排剧目,这样的剧目安排既应景,又丝毫没有刻意的痕迹。
在活水茶楼,专门针对科普人群,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在商务茶楼,则针对商务人士集中的特点,开展了专题法律咨询、宗教信仰讲座等。“宜大宜小、宜说宜唱,绝不刻板划一。”锦江区文明办谢定平介绍,在方案执行过程中,锦江区特别注重因地制宜,差异化安排活动。
“一边品茶,一边轻松地探讨这些深层次问题,这个茶喝出了新感觉。”和朋友谈完生意喝茶,听到这场“中西宗教信仰对比”专题讲座,茶客张先生有点“喜出望外”。“比起严肃的会议环境,在茶馆这样放松的地方开展群众活动,十分接地气。”第一次到茶馆参加活动的公益人士覃女士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