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族地区干部培训发挥党校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甘孜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 赵波
近年来,甘孜州委党校自觉树牢看齐意识,立足藏区特色,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推进民族地区党校教育规律与干部成长规律、干部培训目标需求与中心工作实际需求“两个统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质量立校战略,突出“三个优化”,提升办校品质。优化发展思路,在深入调研分析基础上,明晰全州党校“1235”发展思路。优化办学格局,构建以州委党校为中心,康东、康南、康北3个区域性中心党校为次中心,其余15个县委党校为基点的“1+3+15”办学格局。优化教育资源。按照专职教师、客座教师、兼职教师各占三分之一的比例,建立州委、州政府领导定期到主体班授课制度,州级部门或县级主要领导到学校专题讲座制度。
坚持党校姓党原则,突出“三个抓实”。抓实党性党风教育,把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培训班次;抓实反分维稳教育,增设民族宗教教研室,构建具有甘孜特色的反分裂斗争教育课程体系;抓实服务发展教育,主动向省社科院争取,在州委党校挂牌成立四川藏区发展与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咨政辅政作用。
坚持需求导向原则,突出路径创新,促进培训实效实绩。一是精准定位培训需求。二是探索创新培训方式。三是全面开展“送教上门”,组建6支教学分队,定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送教到乡镇、学校、寺庙、牧区藏寨、厂矿企业。充分运用“帐篷党校”“马背党课”等形式,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区域边界党支部、虫草松茸等采挖季节临时党支部开展宣传宣讲,党校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彰显,教育覆盖面得到充分拓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