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争文:“互联网+教育”下的教育管理之道

郑争文:“互联网+教育”下的教育管理之道

以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为特征的现代科技手段,正在引发新的产业变革,也正在催生各种新的交往模式和教育形态,跨域交往和多维信息整合下的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的现象,对此现象姑且以“互联网+教育”名之。新的教育现象必然要求管理方式实施同步的创新,只有构思并逐步实施与“互联网+教育”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才能更顺利地贯彻教育方针,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互联网+教育”并非仅有技术空壳

“互联网+教育”即信息社会中的大规模的数字教育,主要是指存在于电脑网络或电子通信以及在线者的知觉和思维之中的,通过光盘、软件、画面、模型以及一系列的数据、解释和说明等来完成教学活动的当代教育形态。

“互联网+教育”没有固定的物理空间,它同时可以创造更多新的教育空间。一个教育资源网和一部移动终端可以让学习者自在地“穿行”于生活世界,地理空间中学校和地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减弱。在线的受教育者对于他们想要的教育资源可以“信手拈来”,他们还可以(处在流动空间之中)通过不断地变换学习地点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丰富学习的体验。这样的“流动教育”可以“实现基于人文交互环境的个性化自主学习”。

教育的投资重点将转向优秀老师的优质资源的研发、建设、示范、运用和管理,人们可以集中优势力量朝这个方向努力,以此带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涉及全球知识库的建设和运行,必然会打破少数权威对于知识的垄断,传统的因为地域和师资而导致的教育差距或鸿沟也将会被迅速填平。当然,由于教育处于高度的开放状态之中,那么,开放教育所面临的风险也是投资重点所要包含的内容。

“互联网+教育”将会推动超级学校的产生。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新的空间形式总会不断地涌现,新的教育方式总是能够无拘无束地存在于各种各样的社会脉络之中,这样一来,各种新的条件、配置和资源(包括学习资源)之间将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整合或重组,这样下去,将会产生诸如“移动学校”或全智能学府这样的超级学校。其间存在着多学科交融的情况,而在多学科交融的条件下,更易有优异的成果产生出来。到那时,无论是集中了文、理、农、医、军等教学内容的电脑或智能机器,还是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以及其他精英所讲解的移动课堂,无论是花园式的校区、便捷的健身场所还是多元教学模式等,都会成为超级学校的特殊组成部分。

此外,“互联网+教育”还是人性化的教育。“互联网+教育”并非仅有一个技术的空壳,它还保留有教育的基本精神,即富有道德和责任等。“互联网+教育”可以让每个人既是教育的消费者又是教育的生产者。育人单位和用人单位甚至可以搭建共同的平台,共同促进教育的进步。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互联网+教育”的环境下可以更好地得到实现。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