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争文:“互联网+教育”下的教育管理之道(3)

郑争文:“互联网+教育”下的教育管理之道(3)

搭建交流和智库平台

对于行政人员的管理,至少有这样一些设想和建议。

首先,率先研究并制定出有利于“互联网+教育”发展的规范体系。针对“互联网+教育”的专门的系统的规范体系尚未被制订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互联网+教育”的有序发展。这就需要对“互联网+教育”的性质、分层、权力和责任等作出明确的界定,尽快确定“互联网+教育”之机构的认定(教学资源的规格、技术手段、学习者的注册数等)和分类工作,明确管理者的监管和服务对象,为“互联网+教育”今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其次,以教育部为领头部门,建立跨部门的协调监管机制。可以根据“无缝隙服务”的思路来组建综合协调机构(比如“互联网+教育”发管委或者“互联网+教育”协调组之类的共同体),发挥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管等职能,其成员单位主要由相关的发改委、学校、社科院、网络管理机构等部门构成,多部门协调研究发展政策和服务项目,在它下面可以设置一个负责日常管理的派出机构。在跨界协调管理的轮廓之下,以服务“互联网+教育”为旨归,搭建信息共享、政策衔接和服务高效的运行机制,为“互联网+教育”提供类似于一站式的公共服务。

再次,建立“互联网+教育”园区,这样可以促进“互联网+教育”的云集式发展或者发挥其规模效应。为了降低“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成本和服务成本,需要改造现有的网络教育,促进其聚集度,着力于连接国际国内教育界,努力打造国家教育创新的服务平台。与此同时,人们需要适当地调整规划策略,实施人才、税收、服务等综合性的配套改革,营造全国乃至全球教育平台的信息中心和服务中心,提升我们在这方面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然后,我们要跟踪世界“互联网+教育”的未来趋势,搭建“互联网+教育”的世界交流平台。我们要立足现实,面向世界和未来,不断地研习,交流最先进的教育发展理念、运作模式和创新思路。练好基本功,并积极筹划“互联网+教育”的交流和学习平台,举办年度国际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互联网+教育”的潮流展开深度研讨,分享有益的理念和经验,提高水平。

最后,我们要构建“互联网+教育”的决策咨询和智库研究平台。“互联网+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实践创新和基础理论研究之间的内在结合,特别是在当今激烈的竞争条件下,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显然是重头戏。为此,我们要借助知名学校和科研机构等,整合相关的力量,建构诸如“‘互联网+教育’研究中心”之类的平台,对国内和国际“互联网+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总结规律,把握前沿和最新动向,提供决策方面的建议,协调推进教育管理的优化和升级。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